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狩宋最新章节!
ps:看《狩宋》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梁震亡,按照遗言,消息被封锁在土州一带。
孙光宪和高继冲连夜赶回江陵,只把高从让留在了土州主持丧事。高从让是节度使舍人院的主事,高家现在最年长的一位。这也算是给了梁震极大的荣誉。
只是高继冲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仍然掩饰不住悲伤。
他没有去内阁,而是到了公园已经修好的祭坛。小孩子们见到他依然欢快地东奔西跑。但是以前跑得最欢的高继冲只是安静地坐在祭坛的石阶上。
高继冲什么也没做,和往常一样出现,江陵也像往常一样平静。
衙门的前来办理丁口和田亩登记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人还专门跑到公园去看一下高继冲。他们发现高继冲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一些。天真的笑容消失了,替代的是一种宁静,大人般柔和的笑容。
户房的人很快就到了内阁,因为,近江陵县,以前是七千户,现在居然突然冒出来了两千多户,这新增出来的,很多都是新婚夫妇,而且还不是十四五岁的成亲的,都达到和超过了二十岁△↗,。已经可以分田地了。
这些夫妇都是以前大家族的奴仆。大家族把他们还籍,目的就是保证以前自己名下的土地还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虽然除了自己的业田以外,不允许收田租,但是却可以统一种植某种作物。现在大家比较看好的,除了粮食作物以外,白叠子以及油料,豆类,花生都有很好的收益。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大家族要开作坊,就必须要有原料。
控制在自己手上的土地,就可以生产这种原料。
有些田地多,人口不够的大家族,居然还出钱到楚国等其他地方购买人口过来。这就是江陵县丁户猛增的原因。
江陵是这样,其它地方一定也少不了。
施睿静已经派人下去暗访有没有违法的事情发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样。新世家也小看老世家的生存智慧了。
“那些奴才有了田地又怎么样?没有我们进行购销,他们一样是穷鬼。荆南的成衣,糕点,豆浆,花生奶等等,到了楚国,甚至南唐,那都是一本万利。而工坊现在要大量采购铜铁,就算是矿石矿粉,也不愁销不出去。跟那些奴才在土地里一起刨食,实在是不划算。”
这是孙光宪的老管家对孙光宪说的话,孙家的田地不多,但是人口更少,所以老管家也把所有的奴仆全部还籍。服侍孙家的都是从襄州新买回来的十来岁少男少女。
孙光宪只能苦笑,自己家都是这样,何况别人?
七万户,那只是估计应该会有。孙光宪觉得应该换一种算法,那就是核算全国到底有多少田亩,然后用业田折算。在加上可能会开垦出来的土地上允许的丁口。那才会是这次新政以后,可能拥有的人口。
很快户房就把数字报上来,十万户,这是最少的估计数,不算未来开垦田亩,不算在各州县城池里,不以土地为生,而已手工业,商业的为生的丁户。
而这些商户数量因为世家都集中了过来,数量要翻上数倍。以前不是很看重的商税,估计不会比田赋少。
孙光宪看着倪可福和王保义长叹了一口气:“想不到主上均田之策,竟然还有这个效果。”
王保义笑道:“看来我们这些人老了,脑筋拐不过弯了。现在我不担心荆南内乱,倒是担心世家内斗。延范和惠范尚在安远镇,这商会恐怕不能一个州县搞一个,至少也要由衙门来总协领。不然怕不是好事。”
孙光宪点头道:“商人无德,逐利为生,难免争斗。怕是要在六房之外增加一个商房。”
倪可福道:“长此以往,荆南未必没有一争天下之力。”
孙光宪摇头道:“此为长久之计,需要时日。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时不予荆南,奈何?”
王保义笑道:“所以主上并不是要争天下,而是要做一个强镇,以待天时。”
孙光宪点头道:“这恐怕不是主上的意思。梁先生之算,功在长远。我等都不及他。”
三个老头同时长叹了一口气。
当衙役跑到山腰的村子告知衙门新政的时候,那些老百姓发出了欢呼声,而稍微有些田产,手里有些财产的人就在想是否能够在衙门的新政中得到好处。高保融接到孙光宪送过来的关于成立商房的折子的时候,直接批了,让人送回去。
拓跋恒因为不熟悉情况,而且虽然答应在荆南为官,但是那是要等到战后。现在离开高保融,即便高保融不杀他,其他人也会想办法除掉他,以保证高保融的安全。所以拓跋恒很好奇地看着这些兴奋的老百姓。
唐太宗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说的民,其实并非指这些不通文理的子民,而是指世家子弟的“士民”。
唐文宗后,牛李党争以牛党胜利,庶族官僚占据统治地位而告终,表面上是百姓获得了胜利,但是这个百姓指的是天下士子,而并非真正的百姓。牛李党争造成的后果就是皇权旁落,藩镇横行,国家四分五裂。因为牛党也并非就是代表真正的百姓,只是读书人和贵族之争而已。所以老百姓依然贫苦,该造反的依旧造反。
高保融现在做的,就是试图给这些真正的老百姓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足以养家糊口。
“营田使徐琳见过主上。”
营房之外,一个年轻的官员直接在帐外参拜。
高保融笑了:“滚进来吧,今天怎么这么大的礼。”
徐琳,是跟着高保融最长时间的一个官员。营田使是司农直属官员,不过实际上南平国并没有司农这个官职。高保融担任司农前面应该还有一个检校两个字,是后晋石敬瑭称帝改元后,封赏给高保融的。
原本只是一个名义上官员,但是梁震说,在其位,谋其职,当司农,那你就要当好这个司农。
徐琳原本是太原大族,后晋司农少卿,前面也有一个检校。就是不是实职,而是虚职。当时他还非常年轻,只有十七岁,耻于向契丹称臣的后晋当官,所以往南跑。
跑到襄州的时候,知道荆南还有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司农,于是跑到土州。一看,这个司农还真是司农,在稻田里耕作呢。好在有梁震这尊大佛在土州,徐琳就在土州留了下来,向梁震讨教诗文。
梁震虽然诗文不差,和尚齐己也经常跑过来,但是他自己并不喜欢吟诗作对,喜欢的是国策。
时间一长,就对徐琳不耐烦了。
于是徐琳这个司农少卿和高保融这个司农就混在了一起。高保融终于抱得美人归后就开始在荆南各州县各处走。跟着高保融夫妇的除了女卫,就是徐琳和但是文献王派来跟着高保融的近卫李景威。
徐琳却跪在外面不肯进来。
“主上,您现在是节度使大人,一举一动,千万人的性命就在您手里。您的一个想法,国家就发生了动乱。属下不敢进来。”
梁夫人噗嗤一声笑了。这是徐琳对高保融有意见了。拓跋恒就好奇了,这个营田使胆气不小啊,和高保融关系一定很近,不然不会如此。
高保融反而不急了,坐下来一边看信使送过来的折子,一边问:“好吧,你说吧,你不把话说完,你也就不用进来了。”
徐琳道:“节度使大人就是威风,说收田地就收田地,说收庙产就收庙产。说灭了土司就灭了土司,说给士族一条活路就给士族一条活路。南平军政,因一人而变,也可以因一人而废。主上,这不是治国之法。”
高保融不满地说:“这不是成立了内阁吗,很多事情都是内阁经过商讨出来的,怎么是因我一人而变?”
“这内阁也分真内阁和假内阁。这士族,也分新士族和老士族。这南平新政也可以是新政,也可以是老酒换了一个新瓶子而已。属下这些日子在各州县,没少到老士族家里胡吃海喝,多少也要为他们说一点话的。这办事的人,就比如我,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还能说话不算数。话说的漂亮,至于话语之外,我就不管了。”
高保融也忍不住笑了:“行了,我知道了。成天胡搅蛮缠,进来吧。”
拓跋恒也听出来了,这位营田使实际上是高保融派在下面体察民情的人,只是这位言语确实有些毒。他是说现在有人利用新政排除异己,谋求私利,矛头直接指向新成立的内阁以及里面的阁老。
但是徐琳还是不肯进来:“属下还是不能进来,这不是话没说完,没说完不敢进来。”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最烦你拐弯抹角,东扯西拉。”
“主上这怎么能是东扯西拉呢。最多西扯东拉。这新政一下,很多老百姓后悔呀,因为种粮食不如种大豆,种大豆不如种花生,种花生不如种白叠子。这种桑养蚕哪有种白叠子赚钱快呀。以前老百姓怕饿着了,都种粮食。现在好了,分了田地,倒不用种粮食了,因为那些商户不收粮食,收白叠子啊。不用缫丝,只需要纺成线,卖给商户,织成布,做成成衣,那就是一本万利。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富商们都是这么说的。没有粮食吃,没关系,富商们换成粮食回来,再卖给农户。多么美好的事情。”
高保融奇怪了:“这不错啊。”
“当然不错,这一进一出,就是两把刀,把老百姓刮一层油,再刮一层油。生死存亡都捏在富商们的手中。这世界上,南平国最大啊,反正没人卡脖子。于是举国欢庆,国富民强。”
高保融就沉默了。
拓跋恒也暗暗吃惊,因为这个徐琳确实看出了本质,楚国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国家的命脉掌握在士族和富商们手中,楚王根本节制不了这些有着雄厚财力物力的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