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穿越1879最新章节!
翁同龢拿到李鸿章“卖官鬻爵”的花名册,教唆光绪皇帝这次一定要干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将李鸿章拿下法办,就像当初康熙拿下权臣鳌拜一样。
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很激动,要是拿下李鸿章,“后党”肯定大受打击,皇帝的威严必然能在朝廷树立起来。但他内心的疑虑更重,问翁同龢道:“老师,这李鸿章可不比张之洞,亲爸爸十分信任他,她年纪越大,对李鸿章就越信任,好像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办海防也好,赈灾也好,洋教案也好,只要一出事,就找李鸿章。上次黄体芳弹劾李鸿章,亲爸爸不仅没有追究李鸿章的过失,还勃然大怒,说黄体芳妄议更张,迹近乱政,把黄体芳交给户部议处,给黄体芳定了罪名。我们贸然再去请奏太后,罢免李鸿章,会不会又惹亲爸爸生气?”
翁同龢摇摇头,说:“皇太后也是明事理的人,更何况她现在已经归政,这一次我们证据确凿。皇太后就算想偏袒李鸿章,恐怕言官们也不会就此罢休。”
光绪皇帝一拍龙椅,说:“好,朕这就去颐和园见亲爸爸。”
这时,光绪已经开始亲政了。早在光绪十四年,光绪帝就谕内阁,宣布将清漪园加以整修,并更名为颐和园,以备慈禧归政后居住。
因为那里的西苑距皇宫也不是很远,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驻跸,殿宇尚多完整,稍加修葺,可以养性怡神。而且园中万寿山前的大报恩延寿寺,是乾隆帝为庆祝其母六十大寿修建的。光绪皇帝和醇亲王就把旧名清漪园谨改名为颐和园,殿宇一切亦量加葺治,以备慈禧临幸,作为慈禧太后六十华诞的贺礼。
颐和园的整修工程与光绪帝亲政、大婚,以及慈禧太后完全归政,都在两三年间就完成了。光绪十五年二月,慈禧太后也就将帝国的政务交给光绪皇帝,表面上退出政坛,荡漾于颐和园山水之间,颐养天年。
为了试探慈禧太后是不是真的完全归政,翁同龢还指使御史屠仁守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奏折,大意是建议慈禧太后在这次完全归政后,继续操控或者说实际上掌握政权,建议外省密折、廷臣封奏,仍按照训政时期的体制仍书皇太后、皇上圣鉴,俟皇太后披览后再施行,并建议皇太后继续住在慈宁宫,以方便对朝政的处理。
慈禧太后看了屠仁守的奏折,极端震惊和愤怒,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指使,试探她归政的决心。慈禧大怒,便表示垂帘听政本属万不得已之举,鉴于前代流弊和教训,特饬及时归政,上符列圣成宪,下杜来世口实。这是不容再作讨论的事情。现在按照屠仁守的建议,归政伊始,又降懿旨,饬令内外奏折仍书皇太后圣鉴,仍由皇太后指示,这不是让皇太后自坏规矩,自损名声吗?
表完态,慈禧太后还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大骂屠仁守的这个建议既与朝廷先前的决策相违背,又开后世妄测訾议之端,所见甚属乖谬。此事关系甚大,若不予以惩处,无以为逞臆妄言紊乱成法者戒,让光绪皇帝下旨免去屠仁守的御史之职,并被宣布屠仁守永不叙用。屠仁守就这样成了翁同龢的挡箭牌,只好回老家教书去了。
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日,少年天子光绪帝在王公大臣、蒙古王公,以及满汉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声中驾御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宣布大清帝国在他的领导下,必将在过去三十年洋务新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大清王朝一定能够再现昔日辉煌,告慰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
不过,光绪皇帝这时并没有完全昏了脑子,从紫禁城到颐和园,也有三四十里地,乘坐龙辇,路上就得花一个时辰,但光绪皇帝还是保持着早请安晚汇报的好习惯,军国大事,都请慈禧太后定夺。搞掉李鸿章这么大的事,当然先要去和慈禧商量的。翁同龢也做了周密的准备,他藏了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左副都御史张佩纶。
张佩纶流放回天津后,对李鸿章不计前嫌收留感激涕零,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翁同龢此时并不知道张佩纶的思想已经发生巨变,更不知道张佩纶秘密加入了李鸿章的幕僚,见他戍边期满,原来又是“清流牛角”,也猜到慈禧太后本来对张佩纶的才华很欣赏,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举荐他为御史,想拉拢他。荣寿公主也给慈禧太后吹耳边风,赞张佩纶是个人才,不用太可惜了,慈禧太后一高兴,便让光绪皇帝下旨,让张佩纶官复原职,署左副都御史。
光绪皇帝那日照例去颐和园给慈禧太后请安,然后就汇报李鸿章在灾年“卖官鬻爵”,翁同龢等大臣强烈要求惩办的事。
慈禧太后一听又有人弹劾李鸿章,面色不悦。她确实年纪越大,对李鸿章就越信任。加上最近慈禧太后推荐一个四川布政使司布政使,结果却因不学无术被亲政后的光绪皇帝给否了,慈禧强烈感觉到,光绪皇帝和翁同龢的“帝党”,越来越威胁到自己一言九鼎的地位,这时见翁同龢竟然要朝李鸿章下手,当时就黑了脸,但碍于这次翁同龢弹劾李鸿章的罪名是“卖官鬻爵”,性质很严重,不好公然袒护,便召他们几位当事人和重要的御史大臣前来清漪园议议。
不到一个时辰,醇亲王、翁同龢、李鸿章、张佩纶、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先后赶到,翁同龢首先发难,拿出花名册,打开后足足有一米长,上面秘密麻麻写了李鸿章“卖官鬻爵”的名单和得到的银两,他把折子跪呈慈禧太后:“禀皇太后,此名单是张之洞从吏部拿到的名单,经查实,李鸿章利用钦差的身份还有皇太后、皇上的信任,在三年灾年共计卖官1221个,得白银一百二十万两,规模之大,亘古未闻,罪无可恕,请太后和皇上严惩,以振朝纲!”
醇亲王、刘坤一等大臣听了翁同龢的话,对李鸿章卖官鬻爵的行为颇为震惊,窃窃私语,这李鸿章怎么会干这种事呢?李鸿章难道还会缺钱?
慈禧连奏折都没接,看着站直了身子、面无表情的李鸿章,缓声问道:“李中堂,翁师傅所说这事,可属实?”
李鸿章到颐和园之前,李经述就跟他说过翁同龢估计要弹劾他之事,建议他承认此事。李经述还微笑着对李鸿章说,他去准备酒宴,庆祝即将发生的大好事。
李鸿章也觉得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面不改色回答慈禧道:“句句属实,不过翁师傅说少了,老夫共计出售官衔和爵位1556个,得白银一百八十万两。”
醇亲王等人一听就明白了,李鸿章卖的是官衔和爵位,根本就不是实职官位。慈禧自然也明白,翁同龢只是想借题发挥而已,于是松了一口气,原本准备了解此事。正要发话,翁同龢见李鸿章没有抵赖,用鼓励的眼神看了一眼张佩纶,暗示张佩纶站出来大胆攻击李鸿章。张佩纶便站出来,说有话说。慈禧她很久没有听张佩纶慷慨激昂陈词了,问张佩纶怎么看这事。
张佩纶不紧不慢下跪,道:“回禀圣母皇太后,下官也有一折子也要上奏!”
张佩纶的折子,上面也是密密麻麻,字还比翁同龢折子上的小一号,李莲英一打开,拉出来,竟然有五十多米长,惊世骇俗!
慈禧太后喝了一口参茶,问道:“张佩纶,你这奏折上的东西又是什么?”
张佩纶说,这是一部分冤魂的名单,都是山西、河南、山东等地饿死的灾民,共计三百一十万人……下官要弹劾主管户部的协办大学士翁同龢渎职,翁同龢因与李鸿章之间久怀父兄之仇的宿怨,屡谋报复,在这次千古奇灾中,翁同龢还居心叵测,手握权秉,估势弄权,迟迟不拨付赈灾款项,导致数百万灾民饿死,冤魂遍野,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者!此罪罄竹难书,虽凌迟处死也不为过!李中堂不得已,才出售虚职,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翁同龢却又欺上瞒下,搬弄是非,歪曲事实攻击李中堂,实乃小人行径,不配再做帝师。
张佩纶这一番话文采飞扬,翁同龢本来已经闭上眼睛,想听一听他如何把李鸿章骂得狗血淋头,万万没想到,张佩纶竟然调转头来背后捅自己一刀,顿时目瞪口呆,更让他目瞪口呆的还在后面,张佩纶又拿出一折子,上面有二十余名清流大臣的联名,弹劾翁同龢,上面写着“协办大学士翁同龢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
张佩纶这背后一刀又快又狠,翁同龢气得浑身发抖,头上冒黑烟,指着张佩纶,口中道:“你…你,休得胡言乱语……”
翁同龢的话还没说完,张之洞站出来又补了一刀。张之洞按照和李经述的约定,站出来证实,户部在救灾过程中,确实对南方各省的救灾物资存在拖延转运,他几次上书都未见效。
颐和园内的形势马上发生了惊天的逆转,翁同龢一时成了众矢之的,那些原本准备攻击李鸿章的御史,也觉得翁同龢实乃小人。
光绪皇帝听到这里,也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平日里苦口婆心教导他仁义爱民的老师,竟然节操碎了一地,只顾私人恩怨,置万民的生死于不顾,李鸿章救灾的事,翁同龢也敢从中作梗,不觉内心对眼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五味杂成。
慈禧太后听后震怒,同时觉得这正是打击“帝党”的好机会,一声尖锐的暴喝:“翁师傅,你还有何话要说?哀家看张佩纶说得对,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来人呀,剥去翁同龢的双眼花翎!翁同龢之滔天大错,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太后,且听老奴……”翁同龢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哀声道。
见慈禧怒气冲天,李莲英得令,三两步就走到翁同龢的面前,动手去拔翁同龢的双眼花翎,一点也不给心急的光绪皇帝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