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纸包弹

钟聚祥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逆清最新章节!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一大清早,知了就高声叫个不停,仿佛在告诉人们,今天将是一个火热的日子。

    空中没有一丝云,晴空万里,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一点风,所有的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克清此刻坐在军营的校场上,头上顶着个凉棚用来遮挡火辣的阳光,虽然身处阴凉,可还是感到异常闷热,一口接一口的喝着凉茶,手里的蒲扇更是不停的上下摇动,尽量多制造一些凉风。

    而站在一旁的火器工坊的负责人宋典虽然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水,可他仿佛对此丝毫不以为意,眼神紧紧盯着杨铁手下的火铳兵,心怦怦跳个不停,并时不时吞口唾沫缓解当下的紧张心情。

    宋典按照李克清的想法制作而成的颗粒火药已经出炉,对于自己制作的颗粒火药是否能达到李克清所要的效果,宋典其实心里也没底,而此刻正是验证颗粒火药威力的时候,当然容不得半点差池。

    一队人数约为三十人的火铳手正在杨铁的指挥下一字排开,火铳兵们手持火铳整齐的站在烈日下,一动不动。

    “装药!”

    接到命令的火铳兵们纷纷开始动手装药,先要将火药倒一些进枪膛,然后将铅弹填入,再用一根长的通条把铅弹顶进枪管,最后,再放些火药到引火的药池中,当整个装填动作完毕后,此时距离开始装弹已经过去了一分多钟。

    “预备”

    “射击”

    “砰砰砰!”一团白烟升起,铅丸射向六十步外的一排标靶。

    射击刚刚停止,宋典就耐不住率先跑向标靶,不一会儿,包括宋典的儿子宋灿在内的几个工匠,就兴冲冲的将标靶抬到了李克清的面前,并欢呼道:“董事,打穿了!打穿了!”

    李克清定睛一看,只见外镶铁甲的标靶上面密密麻麻的有分布着不少豌豆大小的小洞,相比上次使用传统火药在六十步击发的效果,这次的威力可算惊人,在接近一百米的距离竟然将外罩铁甲的标靶打了个对穿,并且命中率也大大强于之前。

    颗粒火药的威力果然大大增强了火铳的杀伤力和射程,看着面前颇为自得的宋典和杨铁,李克清道:“虽然威力和射程上去了,可是就这样的发射速度,还没等你装填好弹药,对方就过来了,到时候拿什么跟对方拼命?必须想法子加快射速才行。”

    宋典有些郁闷的摇头道:“董事,这你可为难咱们了,除了荆州府满城的八旗兵手里的自来火铳能射的快些外,咱们这些火铳还真没办法再快了。”

    “那自来火铳你能不能造?”

    自来火铳就是所谓的燧发枪,李克清当然知道燧发枪的好处,不仅点火方便,射速和稳定性都比火绳枪要强不少,如果配上自家的颗粒火药威力更是了得。

    宋典闻言摇摇头道:“这铸造自来火铳的本事除了京城的八旗火器局能造之外,咱们这些外地的汉人工匠根本就不会。”

    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宋典补充道:“不过,如果能有一把实物自来火铳做参照的话,老夫倒是有八成把握能仿制成功。”

    “此话当真?”

    听说宋典能仿制燧发枪,李克清不由大喜过望。

    “不瞒东家,老夫也是年轻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过他人的指点,才对这自来火铳的铸造方法略懂一二,但是要想仿制成功,还是需要有实物参照才行,不然老夫也无能为力,不过现在这现成的自来火铳可不好弄,整个湖广也只有荆州府满城的八旗火器营里才有。”

    宋典也不隐瞒,实话说出了仿制燧发枪的难处所在,其实就是满清对这种先进武器的控制,除了八旗精锐外,其余汉军包括绿营兵都没有资格持有。

    “嗯!这事儿我会让底下的人多留意,就算花再多的银子,也要想办法弄来一支。”

    对此情况,李克清也很清楚,只能让黄兴汉在外面多留意下燧发枪的情况。

    接下来,话题又回到了如何提高射速的事情上来了,燧发枪短时间内不要想,还有别的办法吗?

    忽然,李克清想到后世军事论坛里的水友似乎提到过纸包弹可以加快火枪的射击速度,纸包弹就是将定量的火药和铅丸装在小的纸壳中,使用的时候直接撕开按步骤装填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射击速度,而且还能防止火枪炸膛或者是因药量过少而威力不够。

    想到这里,李克清就将纸包弹的概念告诉了在场的宋典和杨铁,二人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宋典更是惊叫道:“东家这法子真是绝了。”

    说干就干,李克清当下就吩咐士兵弄来一张纸,然后放点火药在上面,裹成一个小纸卷,再塞进去一颗铅丸,接着,让士兵将小纸卷一头咬开,将火药和铅丸按装填的步骤装填好,然后射击,果然射击的速度快了不少。

    在场内众人惊呼的同时,宋典的儿子宋灿更是浮想联翩,真不知道东家脑袋是怎么生的,如此年轻的年纪就能称霸一方,奇异的法子更是一个接一个,而且都很实用,难道刘湾村里的人们纷纷传言李克清是天师下凡的事儿是真的?

    ※※※

    就在李克清在刘湾村如火如荼的为自己的造反大计而奋斗的时候,在遥远的北京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一个年岁约莫六十许的老者正在御案前勤奋的批阅奏章,虽然老者脑后的那根小辫子皆已斑白,可老者的精力看起来颇为旺盛,丝毫不像个六十岁的老人,对于堆在御案上已成小山状的各省各部的奏章,老者仍然阅读的很仔细,不放过一字一句,对于臣子的一些用词或是言语上是否得当,老者越发仔细斟酌,并时不时在批红上附上对臣子训斥。突然,一封来自安徽巡抚胡文伯的奏折吸引了乾隆的目光,随着阅读的深入,乾隆的脸色顿时变得青红交加,那张腰子脸也更是憋成了猪肝色,脸上的皱纹越发显得深刻。

    在一旁小心伺候的太监王进保此刻也是神色陡然一紧,在边上大气儿也不敢出,以其多年服侍皇帝的经验来看,能让皇帝显露出如此神情的奏章上定然没什么好事,自己待会一定要小心点伺候,不然出了皇上的霉头,可吃不了兜着走。

    安徽巡抚胡文伯奏章的大意是这样的:安徽宣城县一位不满武人时状的武秀才李超海写了几篇策论,鼓吹文武并重,这个李超海因屡次乡试不中,牢骚满腹,如云:“天下武生可用与不获见用者,莫此为甚”;“重为君重,轻为君轻,若何文重武轻”;“一言而失天下干城之心”及“大明进士”等。

    大概意思是为天下武人抱不平,说皇上重文轻武,其实重是为皇上所重,轻是为皇上所轻,都是为国家出力,何必厚此薄彼,大失并世武人之心,并拿前朝的事来做比当下。

    乾隆三十四年三月,李超海把策论编作《武生立品集》,趁着当地举行府考,而当时李超海已是秀才,无须参加府考,他特地赶到考场就是为了向前来主考的安徽学政德风献上《武生立品集》,乞求品题,并要求将自己“拔取科举”,也就是想要弃武从文,想以武秀才的身份参加文科举人的考试,德风从书中检出“狂悖”言词,并已将李超海收监。

    看完奏章后许久,怒气未消的乾隆提笔在奏章上写下了朱批:“无知狂生,目无君长,妄布邪言,书写张贴,以前明事影射本朝,扇惑人心,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