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明英宗2

慕容红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昏君自救记最新章节!

    发现了皇帝难为之后的朱祁镇也并没有后路可退,自古华山一条道,只能拼了。

    对于朝臣心中的疑虑,太后其实也是有的。她也想知道十一岁的皇帝到底是如何写出这份条陈来的。

    朱祁镇清咳两声,压住了自己久违的紧张,然后条理清晰地开始解释。

    “自大明立国以来,海寇和倭人联合,在东南作乱,是以太、祖设下了‘禁海令’,至成祖时……”

    洋洋洒洒一番话说完,他也顾不上众人的惊诧,从内侍手中接过了茶盏,一饮而尽。

    话说多了,嗓子干啊!

    太后和朝臣们如出一辙的表情算是让朱祁镇满意了,别拿朕当孩子了,都十一岁了,真心不想再继续地被当成不懂事儿的了。

    装嫩也是很费力气的,很累的,好伐!

    太后一脸地欣慰,朝臣们一脸的敬佩。

    然并卵!

    该怎么做,大家继续怎么做,尽管条陈被内阁拿走了,并且执行了,不过皇帝继续当自己的稚子,朱祁镇总算是明白了。

    所以他得继续成为稚子,继续地当个傀儡,等到太后驾崩,老臣退位,才是自己的朝堂。

    朱祁镇的第一次试探之旅,结束。

    正统五年,“三杨”之一的杨荣请准回乡展扫先墓,事毕返京,途经杭州武林病卒,年七十。

    长孙杨泰侍侧含殓,护行内侍阮江讣告京师,朱祁镇恸悼,辍朝视一日,赠封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敏,派礼部尚书胡濙谕祭,命阮江护丧回葬故土。

    “三杨”成“两杨”,王振逐渐地开始掌权。这也是朱祁镇的无奈之举,没法子之下,只能利用外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了。

    至于王振是否坐大,是否威胁皇权,他也顾不上了(才没有)。

    对于孙儿的作为,张太后似乎一副痛心疾首之态,可是朝政仍旧掌握在她和“二杨”手中。

    朱祁镇能说些什么?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不大靠谱,他除了呵呵哒之外,都懒得吐槽了。

    正统七年,朱祁镇的妻子人选经过重重选拔,终于决定了下来,海州钱氏,比朱祁镇年长一岁。

    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正四品)。

    说起来也算是官宦世家了,也不算寒酸了,是不是?

    只能说各人的标准不同,钱氏的出身在正儿八经的高门大户眼里,就是寒门出身。

    不过既然是太皇太后定下来的人选,别人也无权置喙。

    正统七年五月初三,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为副使,持节至钱府行纳采问名之礼;

    五月初七,成国公朱勇为正使,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吏部尚书郭剌为副使,持节再至钱府行纳吉纳徽告期礼;

    五月十九日,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户部尚书王佐为副使,率领仪仗大乐和放置着皇后册宝的龙亭以及文武百官,再至钱府行发册奉迎礼。

    大明朝第一次帝后初婚礼于正统七年举办完毕,此之前的皇帝们早在即帝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终身大事,册后只不过是登基以后过过场面而已。

    所以,这次皇帝大婚的场面十分盛大,朱祁镇迎来了自己的皇后。

    至于平民女周氏,还是继续做她的民女好了。据说生了朱见深的贵妃周氏是皇帝狩猎时,从百姓家里直接带回宫里去的……

    至于继承人,果真钱氏生不下来,总会有别人的,过到钱氏名下就好了。

    朱祁镇打算的很好,不过事实不按着他设想的来啊。

    成婚半载,钱氏竟然怀孕了,这简直就是什么?

    反正皇宫内外,一片沸腾。

    太皇太后张氏在一脸的欣慰中谢世。

    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谢世。能看到钱氏有孕,这位也是欣慰的。有遗诏勉诸大臣辅佐皇帝笃行仁政,语甚诚恳,与仁宗合葬献陵。

    朱祁镇觉得天空似乎明朗了许多。

    “瓦剌人贪图朝廷赏赍,入贡人数超过五十人的规定,骤增至二千余人,在同供亿之费竟至三十余万,屡加敕责而仍不加约束。

    其使臣所过又多杀掠,邀索财物不成,便动辄挑起衅端。正统七年(1442)春,英宗以贡使太多,限只许三百人入关。

    冬十月,至大同之使臣仍有二千余人,旬日之后又来百余,英宗下诏姑且接纳之。其使臣暗中以马易弓者,不可胜计。”

    “欺人太甚,瓦剌人狼子野心,朕总要收拾了他们不可!”

    皇帝大发雷霆,不过并不是在朝堂,而是在书房。不过身边陪伴皇帝的已然不是王振了,而是另一位宦官曹吉祥。

    王振被诛,究其原因么,就是偷偷地毁了一块儿碑,不过被皇帝给抓了个正着(早就在这儿等着你了)。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预防宦官专权,危害国家,专门制造了一块儿碑文,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个大字,来提醒和限制官宦的权力。

    太皇太后去世,王振认为皇帝信任倚重自己,之前的那点谨慎都丢到了脑后,然后偷偷儿地去毁碑。

    不料被“英明神武,料事如神”的皇帝给抓了个正着。

    王振血溅当场,伏诛!

    王振被诛,杨士奇等人欣慰不已,皇帝远小人,亲贤臣,明君所为。

    这种夸赞在朱祁镇看来,一文不值。不过为了一个好名声,他还不得不咬牙谦逊两句,真是胃疼!

    亲政之后的朱祁镇总算是能做点什么了,经过了王振的搅和之后,朝臣们对于皇帝的要求也降低了不少,似乎只要他不乱来,不重用宦官,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朱祁镇对于这种情况,还算比较满意。

    皇帝越级提拔了于谦为兵部尚书,大肆地修武备,招募练兵,其用心一目了然。西北之患!

    原兵部尚书邝(kuang)野五十八岁,也不算年轻了,入内阁。

    驸马都尉井源驻守大同。井源战功卓著,能征善战!

    正统八年,翰林院侍讲刘球应诏陈十事,这位一下子也成为了皇帝眼中的红人,逐渐取代四辅臣的地位。

    朱祁镇发现,做一个好皇帝远比做一个独断专行的坏蛋皇帝要难上许多。

    尽管自己提拔了许多人,也渐渐地冷落了许多人,可是和朝臣的对抗一直都存在,都是周而复始地在重复那些步骤。

    时间久了,他也觉得厌烦啊!

    正统八年八月,朱祁镇的嫡女降生,钱氏的第一胎是个女儿,让人未免失望的同时很多人也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嫡长子就行,说不定其他人还有机会。

    尽管是个女儿,朱祁镇的心情还不错,只要钱氏能生,儿子总会有的。

    钱氏为人谦逊谨慎,朱祁镇还算满意。后宫还算安稳,也不怕太后出来作妖,朱祁镇也乐得孝顺孙太后,子孝母慈,大家一起演好这场戏。

    至于他的弟弟,朱祁钰,两人的关系渐渐地淡了下来,毕竟皇帝忙,也没多少的空余时间,“不知不觉间”两人就越走越远了。

    朱祁镇的心思复杂,远了也好。

    朱祁钰为郕(cheng,二声)王,做个闲散王爷倒也好。至少现在的朱祁钰是没有野心的。

    所以,朱祁镇对于这个弟弟还是很放心的。

    正统九年,多灾多难的一年,苏州府风雨暴至,平地水溢数尺。太湖水高一、二丈,沿湖人畜庐舍无存,渔舟漂没凡尽。松江大风雨,湖海涨涌,近海居民有全村漂没者。宜兴大风拔木,水溢漂没千余家。十二月,松江府又降大雪,连续七昼夜,积一、二丈,居民不得出入。

    镇守陕西右都御史陈镒奏:陕西州县数月不雨,麦米俱伤。民之弱者鬻男女,强者肆劫掠。

    说白了,就是南方大雨,北方大旱,日子简直没法过。

    开仓赈灾,施药散粥,减免税赋,朱祁镇忙了个昏天暗地。

    正统九年三月十四日杨士奇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

    “两杨”只剩下一个了。可惜对于皇帝来说,他们早就不是障碍了。

    皇帝也没有什么高兴或者不高兴,反正没了杨士奇,还有其他人,总归不会让自己随心所欲就是了。

    “正统十年也先侵略哈密,围其城,杀其头目,虏掠人口。瓦剌破三卫,胁朝鲜,边将知其必为大患,奏报朝廷,上怒而击之。”

    瓦剌人越发地没有节制了,朱祁镇觉得自己也做好准备了,一方面加紧修长城,另一方面,准备出兵西北了。

    至于亲征,朱祁镇呵呵了,亲征毛线,他绝对是走不出北京城的。

    这一点,所有人保证!(群臣的自豪脸)

    正统十年,始定京城九门各门名称。分别为崇文、宣武、朝阳、东直、正阳、阜成、西直、安定、德胜。

    皇后钱氏又传来了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