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宋徽宗5

慕容红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昏君自救记最新章节!

    女真人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不仅开启了抗击辽国剥削的大幕,而且还建立了女真人自己的国家,这实在是女真人的一件大事。

    作为战神,完颜阿骨打自然是不满足的,继续地去找辽人复仇,剥夺侵占更多的财物,占领更大的地盘,成就一番霸业,这方是英雄所为。

    不过金辽之间的战争竟然惹的南宋加入了,而且恰好糟心的是,这南宋竟然会选择助辽抗金,实在是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

    按理来说,这辽宋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甚至比西夏还要更强些,至于金人,他们还没想过要和大宋对抗呢。

    可是现在,大宋竟然选择了助辽,实在是一头雾水。不过金人也不是什么傻子,自然是知道有盟友的好处。

    金人本也想与宋人结盟,可谁知,辽国竟然会想着归还“幽云十六州”作为筹码,以换取南宋对于大辽的继续支持。

    这下子,金人可没法子了,暗搓搓地回到了会宁之后,越想越不甘心,完颜阿骨打既然能建立大金,那么政治智慧自然也是不缺的,这位立即就想到了大宋的另一个敌国,这西夏的侵略性可比辽国强了许多,而且西夏和大宋之间的关系更加僵硬。

    完颜阿骨打立即地派出了使者,双方你有心,我有意,自然是一拍即合,这大辽这般大的国土,两国商议好了一起瓜分,利益上有了保障之后,西夏大金联军便和宋辽联军彻底地杠上了。

    好在这战争只停留在大辽境内,宋人虽然也知道要打仗了,不过不在大宋境内,况且从真宗的檀渊之盟之后,大宋已经有一百一十九年不闻战事了,国人压根儿就不知道这战争的残酷性。

    当然,朝廷太过懦弱,总是在送钱求和,这种事情虽然大家颇有微词,边疆地区很有怨气,可是不打仗,总归是一件好事儿。

    现在官家轻起战端,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朝野之间,都有些忧心忡忡,杨广也没想到这宋人如今的心里素质这般地差。

    好在朝堂之上不乏有识之士,也知道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也许能一改大宋从立国以来的疲软,直起腰板来说话。

    如果能强硬的话,谁喜欢卑躬屈膝?皆因军队缺乏战斗力。

    现在好了,自从军事改革之后,大宋的兵力大大的提升,军监器(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研制武器的专门机构)又有成批的武器、护具生产出来。

    大宋军队的装备绝对是当世第一。

    至于改进的战火驾车(火箭炮),新式的地雷(三国时期便有地雷),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虽然没有多带,可是这两种东西的出现还是让朝臣们信心大振。

    精兵良将,这是杨广对于此次出征军的评价,只是希望不要让自己失望才好呢。

    回到朝堂上,张商英作为新一任的宰辅,开始了革除弊政的举动,许多很久之前,哲宗,甚至是神宗时期的各种政令还都残存着。

    张商英从小处着手,一一地去修正这些,让杨广满意,不过朝臣们就觉得张商英太过保守,与之前大宋的大阔步形象不符,弹劾张商英的折子似乎一直就没断过。

    好在有杨广一如既往的信任,当然,张商英本人做事平稳,轻易地别人也抓不住他的把柄,至于其他方面,甚至是人身攻击啥的,杨广一般都采取了漠视不理的态度。

    时间就了,大家自然就知道这位张大人简在帝心,本人又是个稳妥之人,很多人就放下了毫无理由的攻讦。

    张商英能得了官家的信任,自然是有他的魅力之处,时间久了,大家反而喜欢上了这种四平八稳的生活。

    人生么,大多数时候都是平和的,哪里有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呢?

    朝堂上平稳,那主要也是因为战场上的不平静,大家的视线都被这次的出征给吸引住了。

    宗泽,种师道,李纲等人都去了前线,这三位都没有带过兵,谁也不知道到了最后,能出现个什么结果来。

    大宋派兵参加对小金国的战斗,天祚帝还是很高兴的,至于还了“幽云十六州”什么的,咱们这不是在打仗么?自然是要等到有胜利之后才行。

    这位没有啥能耐,不过心气儿可不小,对于完颜阿骨打一直就看不上眼,上次战败,更多的他认为是因为自己人的背叛,谋乱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等自己收拾了完颜阿骨打之后,再来剿灭国中逆贼。

    对于辽国内部的争斗,宋人自然是不去掺合的,辽国自然也不想外人掺和自己的内政,不是吗?

    战争,尽管从来都是残酷的,不过还是让无数的男儿热血沸腾,建功立业,马上封侯,被主帅描述出来的这种场景刺激的无数人两眼发光。

    恨不得立即去战斗,所以说,嘴遁技能点满的文人自古就是一件利器。

    不过即便是自己这一方节节胜利,可是辽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外加上时不时地就有叛逃,就有人降金,越发地人心惶惶起来。

    天祚帝本人并没有什么大本事,不过好高骛远的性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对于武将们严重的不信任导致了君臣相疑,这若是能打胜仗了,只怕早年间的大宋已经天下无敌了。

    这些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秘密,别说是大宋将领们了,就是普通的兵卒都知道,都能从金人口里听到对于天祚帝的种种抱怨之言。

    天怒人怨,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天怒人怨呢?

    大宋的将士们突然有些庆幸大宋如今有个精明能干的官家了,想想当初的那个文艺青年出身的端王,现在英明神武的官家,也不知怎的,突然觉得好庆幸,好幸福。

    战争过程中,这种交流越多,大宋人的优越感便越足,许许多多的辽人开始了逃离大辽,前往南宋的举动。

    尤其是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听说宋辽两国正在谈判,很快这里就属于大宋了,百姓们尽管有些辽化,可是很多人还是记得自己是汉人,燕京很多的百姓哭着喊着朝南磕头。

    杨广听说了此事之后,心中突然觉得沉甸甸的,百姓何辜?

    他下旨,让张商英为首的谈判团加快进度,当然,还要传旨给前线的将士们,表现的更加的英勇一些,很快地,咱们就能收回祖宗基业了。

    张商英是宰相,具体可不负责谈判事宜,不过既然皇帝发话了,他自然是要去关心一二的。

    论嘴皮子功夫,还是翰林院的老先生们比较利索,当然了,还有各位御史言官们,他们玩儿的就是嘴上功夫。

    能做御史言官的,大部分性子耿直,嘴皮子利索,谈判时常地会因为辽人的沉默而陷入僵局。

    辽人自然也不是傻子,若是这燕云十六州还回去了,大宋撤军了可怎么好?

    从国内传递来的消息便是,现如今抗击金兵的主力已经从辽军变成了宋兵,所以他们也只能继续地拖延下去。

    不过这一星半点儿的好处还是要给的。所以,燕京给为了第一个收回来的城市。

    这也算是一个极大的进展了,是个阶段性的胜利了。

    杨广举行了盛大的宫宴,不仅褒奖了前线努力奋战的将士们,自然也少不了耍嘴皮子功夫的谈判团,果然,人人满意。

    能掺和进来的基本上都掺和进来了,一时之间,官家堪比尧舜,虽然这话天天听着也腻歪,不过文人耍嘴皮子功夫,他能将你夸成一朵花儿,谁不稀罕听别人夸啊?

    至少杨广觉得自己挺俗,他听着这些人夸自己,心情挺好的。

    大宴群臣之后,谈判团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对着辽人步步紧逼,一个燕京怎么够呢?

    他们的胃口变的更大了,有什么样的君主,自然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呃,皇帝的性子决定了国家的属性。

    这种事情想想还是挺无奈的,遇上庸主,自然就国破家亡了,若是得遇明主,自然是振兴山河。

    好在大宋历朝历代先祖保佑,官家是个圣明的,朝臣们的腹黑程度一点儿也不能小看。

    杨广听着使团们传递来的消息,笑的很开心。

    历朝历代从来就不缺乏有性子的朝臣,越是开明的君王,包容性便越强,这也是考核一个君王是否贤明的标准了。

    杨广觉得自己完全担当的起开明这个评价(不要脸的自夸)。

    经过一阵子的谈判,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回归了大宋的怀抱。

    太行山以南的几个行省都回到了大宋,好歹地从现在开始,大宋有了天然的屏障了,这才是最让人高兴的。

    至于这些地方要如何治理,聚居生活在此的契丹人该如何处置,这些都是问题,不过也都不是问题。

    关于收回的这七个行省该如何治理,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吵成了一锅粥,人人都带着一种亢奋之情,杨广虽然也能理解,不过总归这种事情不能是脑袋一热就能决定的事情,所以还是派个使团去实地考察一番再说吧。

    官家果然是老成持重之言,张商英很是欣慰,他都快七十的人了,还想着去北方亲自考察去,杨广可不敢让这位老人家劳动,若是死在了外面,还真是不吉的很。

    所以,派上几个年轻力壮的就行了,也别太过劳动老人家了,张商英自然也知道自己只怕是没那个精力,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之后,再不多言,任由皇帝决定便是。

    老人家的智慧啊,人生经验什么的,总能让他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杨广也佩服他,做人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成精了。

    不过大致上还是有决议的,契丹人若是想要迁出去,自然是不会拦着的,想要留下来,也不会赶走他们,一切随他们的吧。

    现在的大辽基本上四处在征战,成为宋人还能得到庇护,普通的小老百姓谁会想着离开和平之所去经历流离失所啊?

    所以除了一小部分的死忠份子之外,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这儿,他们生与死长于厮,这里就是家,如何能割舍呢?

    至于其他,老百姓可不管那些,只要能活着,能吃饱肚子,什么都不重要。不过这大辽国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到了现在,辽人看上去更像是来拖后腿来的,被逼成为主力军的大宋将士们心中骄傲的同时也有些不爽,幽云十六州即便是回到了大宋手上,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底盘,再说了,那本来就是咱们汉人的,现在回到了汉人手上,不是应该的吗?

    显然,这些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得寸进尺,为了安抚宋廷,辽国也只能不断地割地,割地,割地。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广这也算是开疆拓土了。他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汴梁一天,日子过的散散漫漫的,最近的杨广大多数时候都是将手上的政务交到了儿子的手上。

    至于他自己,总算是有时间来研究自己的爱好了,比如说蹴鞠,比如说书画,绘画啥的。

    大宋皇家蹴鞠队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发光发热,收获了一大批的死忠粉,高俅成功地借着蹴鞠这么个玩意儿成为了职业足球的祖师爷,留名后世。

    尽管只是杨广的消遣,蹴鞠还是在大宋引起了极大的跟风现象,各地的蹴鞠队不断地涌现出来。

    皇家蹴鞠队恶意的挖人活动让人讨厌的同时也挺骄傲的,艾玛,一不小心,咱们可是培养出了一个国家队队员,想想都觉得带感。

    杨广了解了一番蹴鞠行业的发展情况之后,让人组建了一个蹴鞠联盟,然后开始了联赛制的运营。

    最后的冠军么,自然是有金牌的,皇帝也会亲自接见的,不过到目前为止,举办了三年而已,每年的胜利者都是皇家蹴鞠队,主要是因为皇家蹴鞠队财大气粗,挖人狠,别人还不敢得罪,一家独大的情势让人无奈的很。

    羡慕嫉妒啥的就不说了,虽然每年都在发狠话,明年一定要战胜皇家蹴鞠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蹴鞠这种事情,咱们怎么能输呢?

    不过每次培养出来的队员还是会被人家毫不费力的给挖走,人往高处走,你还真不能怨别人!

    高俅此事做的很好,既挖了人,又不会引起别人的嫉恨,果然是个有能力之人。

    不过这辈子他的能力也只能用在这上面了,对于他私下里谋取好处的事情,杨广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是看着他知道底限的份上,杨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至于书法绘画啥的,杨广组建了书院、画院,这倒不是特意做的,只是他最爱去的就是这俩地方。

    大家也都知道官家在登基之前是个字画双精的文艺青年,他的这种行为自然是极大地刺激了书画的发展。

    老百姓吃的饱,穿的暖,自然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些被斥之为小道的行业之中。

    文化上的极大繁荣,经济上的极繁荣,自然是有强大的国力支撑的,自然有强大的军事支持的,杨广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一切都上了正轨之后,赵恒做了这么些年的太子了,就由着他来试试吧。

    每次都要退位的杨广这次也不例外,带着自己的蹴鞠队,书法绘画部门,离开了京城,全国去采风流浪去了。

    赵恒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那是既惶恐又兴奋的,他家老爹身强力壮,他还以为自己只怕是要熬个几十年呢,谁知道老爹这般洒脱地就放手了呢?

    这份儿信任和爱护让赵恒痛哭流涕,杨广看着自己被浸湿的一副袖子,很是嫌弃地推开了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