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朝

洛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唐宫日常生活最新章节!

    因着觉得来长孙颖这里轻松,所以李治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了这里,当然他对于王婵也没有太冷落。从小生活在宫闱之间,如何做表面文章的功夫他比谁老道。每隔几日,按时按点的到王妃那里报道,两人各做各的事情,时间到了就洗漱睡觉,早上醒来便早早离开,让人指摘不出半点错处,反倒不少人都误以为他与王妃感情很好。

    面对外人各种调侃玩笑,不方便张口的地方,微笑不语便足以应付。反正在着世人眼中,他原本就是怯懦少言的。

    对着李治来说,贞观十六年的六月份,除了他成亲之外,还有件大事便是他满十五岁。这件事对于李治的意义更大于成亲,因为这个年纪一般来说已经算是成人,所以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与着哥哥们一样上朝了。

    七月三日,皇帝下敕令之后,李治心里头其实很开心的,但是面上还是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等着到了家里,王婵不痛不痒的对着他说了几句勉励的话,顿时给了李治一脸灰,让着李治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妻子而是老师。徐芷倒是应景的表示了恭贺,只是也没有见得多重视。唯有长孙颖,私下里将着敕书借来瞻仰了半天,然后充满感叹的说,“我以为圣旨都是明黄色的绸缎呢,这里,这里,有两条龙,双龙戏珠。这里,开头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你听谁说的啊,怎么可能有着这么奇怪的东西。”李治抱着她坐在案后,指着那张用绢黄纸写成的诏书给她认,上面皇帝说的话就一句,剩下百分之九十八的都是门下中书尚书省的签名。从最大的头头到最小的抄录员,让长孙颖不得不啧啧称奇,这算是从某种意义上实行了人人平等。

    “我发现,名字越长官越大,例如这个,中书令驸马都尉安得郡开国公臣杨道雄,有十三个字。再例如这个,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玄龄,咦,这不是高阳的公公么,好厉害,竟然有二十一个字。”长孙颖感叹道,然后好奇的问李治,“房公不是宰相吗?那怎么他的官职名中没有宰相这个称呼。”

    “这不是,”李治指着尚书左仆射,“这就是宰相。本朝官制中没有宰相之名,武德年间,以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与侍中,中书令各两人,为知政事官。他们就是宰相。”

    “那不是就有六个宰相了?”长孙颖一下子有种宰相不值钱的感觉。

    结果,让她没想到的是李治摇了摇头,然后说,“怎么可能那么少。”

    “少!”长孙颖整个人都震撼了。

    “如此大一个国家,几个宰相怎么可能处理的完。高祖的时候有十二个宰相,如今是只多不少了,”李治摇摇头,给这长孙颖举例道,“除了房相,魏相他们比较常被人知道的外,三省及六部的尚书都有知政权,都形同于宰相,不过有参知政事,知政事,平章事的区别而已了。有时候也换别种称呼,例如今年正月,岑文本由中书舍人兼侍郎晋升为中书侍郎,侍郎不是宰相,但是他的任命敕书上有一句”专典机密“,就表示他以后是宰相了。魏征在十年六月被特进知门下省事,朝章国典,参议得失。有这几句话,他也就是宰相了。不过他是以外官入,所以话长点。换了温彦博,他为尚书左仆射,这个官职本来就是宰相,就不必特别注明。”

    长孙颖听了半天,最后发出一声感叹,“这宰相真是多到不值钱了。”

    不过一看李治挑眉看着她,立马补充一句,“不过称谓长到二十一个字的绝对值钱!”

    李治本来想要教训她言谈中对宰辅太不恭敬,不过听着这句话倒是噗嗤一声给笑了,“你啊你,还真是短视。”

    “那怎么才值钱?”长孙颖不耻下问。

    “加开府仪同三司才值钱!”李治下意识的就说到,不过这话完就搂着长孙颖笑了,拍着长孙颖的头说道,“我怎么也被你带偏到沟里去了。”

    **

    不管值不值钱,总之李治拿着这有一堆宰相签名的文书就可以上班了,晋王府上下对此喜闻乐见,唯有一个人不大高兴,那便是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来的时候,起初是王婵接待的。只是她出来乍到,跟着晋阳公主不太熟,也不太会带小孩子,大眼瞪小眼了半天,还是义安夫人救场,才想到喊长孙颖过来。毕竟之前李治带着长孙颖跟晋阳公主玩过几次,她们还是比较熟的。

    长孙颖听到晋阳公主过来,赶忙过来见客,等着王婵只觉得没趣的走了之后,晋阳公主才一把扑到长孙颖的怀抱中,“颖姐姐,哥哥去哪儿了?”

    对于晋阳公主这个混乱的称谓,长孙颖已经放弃去纠正了,似乎李治第一次介绍这是表姐时,她就只记住了长孙颖这一种称谓,每次见到长孙颖都会这么喊。

    “九郎去前朝了。”这小孩子虽然比长孙颖略小几岁,但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长得瘦瘦小小,所以扑过来的时候长孙颖也就抱住了她安慰道,“等一会下朝就会回来了。”

    唐朝并不是每天上朝的,听说最初太宗是每日坐朝,但是他还没烦,大臣们就烦了,于是房玄龄杜如晦一帮老臣就劝他,如今天下太平海晏河清,陛下就不要那么天天折腾人,大家都觉得很辛苦,不如隔天上一次朝吧。太宗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坚决承认错误,死不悔改,但是这一次却是虚怀纳谏,当下就大笔一挥,那咱们就改成三天一大朝吧。

    这样一来,皇帝三天上一次朝,朝会其实就是相当于后世公司例会一样的,仪式性多,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多。国家日常事务一般都是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讨论拿出方针,然后找皇帝汇报,再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官员来开个小会,最终拿出解决方案的。太宗是个勤政的皇帝,宰相们要见到他也不难,甘露殿本来一部分就是用于开小会的,所以有一堆事情来办的宰相们来说,朝会真是个没有必要存在的东西,听说有人还想建议皇帝五天一举行呢。

    李治原来的日程,一般都是在太宗不早朝的时候早起去问安,父子联络感情,然后宰相找太宗汇报工作,李治看看住在附近的妹妹晋阳公主,然后选择去太宗的书房读书,或者是旁听。

    按照原本的规律,晋阳公主一般比李治晚起来两个时辰,等她睁眼后不久就能看到李治。日积月累,她已经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了。如今李治去上朝了,朝会结束的时间一般都临近中午,所以晋阳公主醒来后,李治并没有回来,公主等了半个时辰,就禁不住自己来找李治了。

    晋阳公主是个很乖的小孩子,听着长孙颖说要等,也不吵闹,就乖乖的坐在那里等。知道她还没有用早膳时,便让人将着她的早膳端过来,自己喂着她吃。可她明显心里有事,吃了几口便有些可怜巴巴的看着长孙颖,“姐姐,我吃不下了。”

    如果是不懂事的熊孩子用大哭大闹拒绝吃饭,长孙颖还真能狠下心来不管。可是看着小公主这么软萌软萌的,她实在是不忍心,只能哄着问道,“兕子为什么吃不下了?是不是做的不好吃?我让人重新换了过来,好不好?”

    “我想哥哥了。”晋阳公主低着头,绞着手指小声的说道。

    长孙颖看着晋阳公主惶恐的样子,心里头说不出的难受。李治跟她讲过晋阳公主的事情,她出生时太小,太宗出于怜爱将着她留在身边照顾,可实际上自己忙于国事,能分给孩子的时间很有限。一个在缺少关爱下长成的孩子,性子总是很容易敏感,况且她又身体虚弱兼早慧,对着周围环境更是敏感,所以十分依赖李治。

    长孙颖本来还想说,随着公主的年纪增大,李治疏远她一些,也许对她的成长有利。可是如今她自己看着公主这样子,反倒是先不忍心了起来,当下哄着她说道,“那公主再吃几口饭好不好?等你把饭吃完了,我就陪你去门口等殿下?”

    她琢磨着李治也快回来了,晋阳公主吃饭也要花时间,等吃完就差不多了。不如让她开开心心的吃完饭,总比现在这个样子难过好。

    “姐姐说话算数?”晋阳公主听着她这许诺,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说话算数。”长孙颖举起手来,“我对着菩萨发誓还不行吗?”

    跟着李治相反,晋阳公主是很相信菩萨的。

    “好。”听着她这样,晋阳公主一下子精神了起来,眼睛笑得像两弯新月,“哥哥也一定会很高兴看到我们的。”

    作者有话要说:开府仪同三司是文散官的最高阶,能加这个一般都是能臣加宠臣,例如长孙无忌,例如房玄龄,

    唐朝的宰相制度很混乱,高祖的时候中规中矩的,等着太宗年间就开始三品官差不离的都可以当个宰相,等着高宗之后,四五品官都可以享有宰相权了。这个当然是有好处的,好处就是可以分权,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么,而且根据不同政策,例如打仗了,征税了,选择不同的人组合成宰相班子,术业有专攻。不过高宗后期跟武周时期,宰相变迭速度太快,这就不利于国家政策稳定了。

    总得来的,太宗期间的宰相班子是良于高宗跟武周的。高宗是为了提拔庶族势力,有时候意义大于实际效果。而武则天时期,默,好多都是外戚以及小人,基本上能为我用就封你为宰相,这个实在是有点太儿戏了。

    有人夸耀她的功绩,常提狄仁杰以及姚崇,宋璟,但也才三个,而且偏文臣,跟着太宗期间豪华的领导班子比起来,实在是差太远了。太宗期间闻名的就有房谋杜断,魏征、长孙无忌,萧瑀,会打仗的李绩,李靖,侯君集。人品好的更是一堆,基本上除了许敬宗之外,没有私德太差的。武周时期的宰相,大概也就只有那三个人品能力能提的,而且姚崇宋璟狄仁杰三个,在她手上也没发挥太大用处,都受过她的宠臣的欺负,狄仁杰被来俊臣,姚崇被二张╮(╯_╰)╭

    以同一个人为例,狄仁杰在高宗年间屡次直言善谏,得到的是夸奖,扬名。到着武周,面对来俊臣只能屈意先承认自己谋反,再面见皇帝说自己是冤枉的,如此委屈求全,我实在是觉得这些人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们是真人才,换了谁手里都能成为贤相。武最大的功绩,只能说是没有干掉他们而已。

    =====

    以上,我不觉得她是女人就贬低她,只是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客观评论而已。

    很多人提到她的建言十二书,这个我以后会写到,就不再这里多废话了。

    ==

    最后,在这里感谢水晶,陈霸气,小月,玖小落、niuniu、yessica的地雷o(n_n)o~ ,也谢谢更多人的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