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檄文

老白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明末边军一小兵最新章节!

    ()    几天后,失落难言,又取得崇祯帝谅解的户部尚书,再次苦心孤诣,想出了纸钞之策,这也是从王斗粮票那得来的灵感,况且,明初起,也有大明宝钞。

    部议时,倪元璐细数钞之十便、十妙。

    “一造之之费省,一行之之途广,一用之也轻,一藏之也简,一无成sè之好丑,一无称兑之轻重,一革银匠之jiān偷,一杜盗贼之窥伺,一钱不用而用钞,其铜可铸军器,一银不用而用钞,其银可入内帑。”

    奏疏上后,崇祯帝大喜,即令造钞,立发仪制司,限rì搭厂,选匠计工,如有阻其事者,法同十罪。

    大明解入之朱卷,宗师优劣科岁之试卷,素为钞质之资本,此为纸,工部又查二祖时典故,造钞需工料纸六皮四,皮者,桦皮也,多产于辽东,今有纸而无皮,无从下手,乃令工部召商。

    对工部的召商令,京中很多商人还是有兴趣的,只是随后,众人如被泼一桶冷水,因入不敷出,库房缺; 银,所需费用,大部暂需赊账,而且有消息传出,工部造钞后,初步的兑算,是一贯宝钞,兑银九钱七分。 ..

    物议哗然,宣府镇的粮票,一石面额,就兑换一石米,还有很多人心怀犹豫,区区一张钞纸,就想当白银九钱七分?

    许多百姓都是惶恐,惟恐官府欺诈,京中商人,也皆是大jiān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jīng,眼看好事无着,又恐朝廷强行摊派,纷纷卷起铺盖逃出京师,让兴致勃勃准备大干的户部与工部官员目瞪口呆。

    倪元璐的钞纸之议,再次流产,时人叹息。浙人也难挽回财政恶局啊。

    王斗闻听后,叹了口气:“钞票,关键在于朝廷的信用。只是信用,毁灭容易,想建立,难。”

    ……

    “我靖边军仁义之师。出塞征战,自然需师出有名,发个檄文征讨。”

    得到朝廷授意许可后。王斗这样对部下说道,他请自己岳父,还有朱巡抚,杜太监,还有幕府教化司等,写几个檄文上来,自己择优选择。看哪一个好。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好事,纪世维,朱之冯等人,接到王斗商请后,皆尽义不容辞。竭尽心力的思索。

    便是镇内民间,闻听后,同样热议此事,个个自告奋勇,各茶楼酒肆间,一个个民间史学与文学大师产生。

    很快的,一篇篇风格各异的檄文,就给王斗发了过来。

    不过王斗看后,大多不满意,太啰嗦,篇幅太长了,大部分比明太祖朱元璋奉天讨元檄文还长数倍,而且文气十足,塞外基本上纯文盲的蒙古人看得懂吗?

    最重要的是,不够霸气,不能表现出靖边军的威风,还有远征塞外的深远影响与深刻意义。

    杜勋也亲手写了一篇檄文,倒是简单明了,可惜太白,上不得台盘。

    最后王斗决定,融合诸篇檄文的jīng华,亲自修改摘取。

    他cāo刀的时候,靖边军各将都围在旁边观看,还有王斗好友,教化司大使符名启,也在旁边拈着胡子微笑。

    王斗与符名启相识多年,虽然符名启现在成了王斗下属,不过二人仍然算是知已好友,保持着良好私交,

    能与自己平等交流的人不多,所以王斗也挺珍惜二人之间的友情,而且符名启这个人,博学多才,没有平常文人的酸气,同时也对国家,充满了深刻的热爱,很多事情上,可以与王斗谈到一处去。

    现各屯堡中,华夷之辩,大中国英雄志等课本,便是符名启与王斗交流后,得出的灵感思路所编,王斗观后非常欣赏。

    眼下,教化司正在汇编《中国之武士之道》,《士之诸戒》等题材,用于宣府镇军事学院,民事学院等教习。

    王斗翻看着各篇檄文,不时抄上一句两句,众将在旁大声叫好。

    “好字啊。”

    高史银激动地道:“字体遒劲有力,真有揽天摘月的气势,末将自叹弗如啊。”

    沈士奇在旁连连点头,同意高史银的看法:“确实,大将军这字,遒劲有力,极有大家风范。”

    谢一科道:“龙飞凤舞啊,真是太有气势了。”

    温方亮深思道:“字体浑厚,又有几分灵气在中,可见大将军在书法上的造诣与功力。”

    众人叫好中,赵瑄左看右看,探头探脑,不明白:“这字好在哪里,末将怎么看不出?”

    此言一出,立时迎接了众人一大帮鄙视的目光,连忙缩了缩头,不敢言语。

    终于,王斗放下笔,融合诸篇檄文的jīng华出炉,如下:“蕞尔胡儿,窃取吾土,率兽食人,肆虐为恶……今有靖边将士奉天讨伐,诛其胡虏,逐其膻腥,归我者安之中国,背我者自取灭亡。檄文一致,彼需开城立降,并奉良马万匹谢罪,牛羊十万,若有不从,天兵一致,玉石俱焚。奴隶人口,财帛牛马,吾自取之!”

    看着这篇檄文,王斗还是满意的,此文有理有据,还突出中心,点出重点,特别内中荡漾着一股豪气,很附合现在靖边军的现状。

    “好,霸气!”

    “豪迈难言。”

    “深得檄文内中三味。”

    “此文深合吾之心。”

    “大将军大材,末将等甘拜下风。”

    众将又是大赞,纷纷点评。

    只有符名启心疼,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只被选了率兽食人,肆虐为恶八个字。

    不过看着这篇檄文,他承认,这篇不到两百字的檄文,全文洋溢着一种豪迈与气势,还有难以想象的霸气,比原先的那些檄文,威风了许多。

    很快的,这篇檄文发往归化城,并限其在七月之前,作出答复。

    ……

    半个月后。使者归来,归化城的古禄格,杭高人等。虽然对使者好吃好喝的招待,显然的,他们怀着侥幸心理,没有答应王斗的投降要求。

    如此。战争不可避免,塞内塞外,气氛紧张起来。

    在这其间。宣镇时报上,也全文刊登了幕府的讨伐檄文,还有朱巡抚,纪总督等人写的檄文,也列于其上,他们辛辛苦苦写了几千字,最后只入选几个字。这也是安抚他们。

    虽说檄文没选上,不能名留青史,不过刊登在报纸上,至少可以名垂野史,因为时人笔记。多从邸报上摘录资料。

    宣镇时报,也刊登了杜勋的文章,这个太监开始还很高兴,后来后悔了,以后他写的任何文章,都坚决不上报纸。

    五月二十三rì,宣府镇新闻司。

    三月间设立的,皇明宣府镇新闻时事报社,就在新闻司的旁边,座落在北门附近,西顺城街之上。

    此街原本遗屋塌毁,残垣断壁处处,素为乞丐与顽皮小儿的游园之所,然经过几个月的市容大建设,此街连同附近,已成为青绿处处,小桥流水,榆柳遍地,类似公园的所在。

    许多镇民,闲时都喜欢到这来踏青玩乐,也带动附近的房价,连连上涨,各类茶馆,密集设立。

    附近很多老市民感慨:“自从永宁侯到后,西顺城街变化太大了。”

    不但西顺城街,眼下整个镇城都是如此,干净,又亮丽,已经不输东路的永宁城与保安州城。

    因为严格执行不得随地便溺,还有过往畜车的牛粪马尿,不得随意撒在街上的规定,眼下镇城各街道,再也见不到往rì那污秽的情景,过往的马骡,也尽在屁股上套一个马粪袋,拉下就接住。

    当然,街道干净,主要还是巡捕司罚款的功劳,说得再好,再感人动听,也没有罚款来得有效,初步统计,几个月来,镇城外来人口,还有本地人口,有过半的人,都有被罚过款。

    这大大充裕巡捕司经费,增添他们工作积极xìng,特别小部分选入的旧衙役,旧保甲,旧军等巡捕的积极xìng,也让镇民,成功地形成了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加上大量人口涌入,商贾充斥,城内旧军,又尽数移到城外,只余一些靖边军镇守,宣府镇城,已成为大明又一座新型城市,繁华又富有生气,气氛活泼又向上。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镇城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加上现在rì子越来越好,他们不约而同的,异口同声的,对永宁侯王斗大加称赞,完全忘记了杜勋杜公公的努力与辛苦。

    这也是王斗将得罪人的事,一古脑的,全部甩给杜勋,自己不做事的好处。

    人就是这样,只要做事,就算做得再好,也有人看不顺眼,挑三拣四,横鼻子竖挑眼的,而且越是不做事的人,他们的怒骂声反越发的理直气壮与响亮。

    宣府镇新闻时事报社,内中宽敞,前院办公,后院印刷,有博士、校稿、主撰、编稿、采访、印刷等多类人员。

    入选者,有各屯堡吏员,有教化司人员,有情报司人员,有镇抚司人员,有原民间抄报人,镇城部分思想先进文人,还有一些靖边军退役军将。

    靖边军是高学识军队,现军中很多军将,读书写稿不是问题,很多人,甚至不输秀才。

    报社人员称呼,借鉴一部分翰林院与国子监的称呼,又有自己的特sè,成员无一例外,个个博学多才,特别“靠得住”,也就是后世说的政治上合格。

    时事报,分时事要闻,杂评,宣府新闻,宣大新闻,大明新闻,海外新闻等栏,间中还夹着广告,与大明邸报相比,算是内容非常丰富,让人耳目一新。

    这也是王斗最终拍板的结果,当然,这也让时事报社的经费投入,大大增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