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奇葩

猫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唐奇谭最新章节!

    因为,这个禹藩萧氏的起源,相对于传统的军功、勋贵、宗室,所出放而成境外分藩,实在是有些与众不同。因为令这支家门得以发达的先祖,其实是一位卑下的赘婿出身。

    据说此人本姓林,同辈排行第三,很早就因为灾荒父母双亡流亡他乡,而以长相俊秀又粗通文字,就此得以卖身进了当时金陵城,名不见经传一个经营丝帛的萧氏商贾之家。

    结果,他因为器大活好之类,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缘故,就此攀上了寡居的萧氏主母;而后又在其暗中安排之下,迎娶了未婚先孕的萧氏第二女,就此入赘改姓萧氏。

    后来,这位林三郎/萧家赘婿,却在商贾货殖经营手段上,表现出来难得的急智和奇计;不但令萧氏仅存的孤女寡母,渡过好几次的风波和危机,还因此搭上了内造采办的宫使路子。

    因此,当萧氏离开金陵的祖宅,来到了上京城重新置业时;已然是地方上屈指可数的大富之家。而背靠大内的关系,萧家赘婿再度迎娶了年纪渐大,而依旧待字闺中的萧氏长女,算是完成反客为主的一番逆袭。

    但是这个颇为励志以奴取主的故事,却还没有因此结束,而是才刚开始;因为这位年近中年的萧家赘婿,居然在一次游宴当中,搭上了当时一位作风豪放的寡居公主,而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入幕之宾。

    然后,依靠公开的情人和实质上产业打理人的身份;这位萧家赘婿以公主邑司令为跳板,成功的介入了宗正寺和宫内省的营生,又一步步斗败诸多的竞争者,最终成为天家指名的皇商之一。

    但这时候,已是梁公所亲自倡导和发起的,百年大开边时代中后期了。睿明太皇太后所保扶的天子,也已经到了第三代;随着那些被打压下去的功臣身后老去,扶政三家的崛起已经出现征兆。

    因此在天下海内,四边九夷的分藩诸侯当中,差不多已经把邻接中土大唐,可以开拓和征服的疆域,给瓜分和占据的七七八八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再得以封土边藩之地,已经是机会越来越少。

    但是,这时候这位萧家赘婿,再度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先是与最古老的兰陵萧氏本家联宗;然后直接以重金拜在了某位,具有爵位却后嗣断绝的萧氏同姓名下,就此成为国爵一员。

    然而按照惯例,能够分藩九州之外的诸侯/世爵,基本都是自愿为国屏藩的功臣家族,远征将士及其后后裔。也有少部分前身乃是,因为随军助阵和经营有功,而得以募集义从开拓蛮中,的商会和世家。

    然后是一些历代以降,外放的宗室和政争失败的大臣;乃至个别在世的皇子,以放弃自己一脉名分为代价,就此带着一众臣子和扈卫,前往域外就藩的例子;比如如今河中昭武九姓的共主,就是出自昔日的汉中王一脉。

    但是随着大唐周边的巩固和陆续就藩,这种机会俨然越来越少;尤其是作为其中的最后流程,还要取得被称为“代牧海内(诸侯),无地藩主”的梁氏京兆本家,为首的理藩院,以及在地国藩、公藩的双重认可。

    因此,依照《周礼新义》和《泰兴大礼议》沿袭的陈条,对于任何新增加的藩爵和采邑,都是慎之又慎的严格审验;需要暗中进行大量交换妥协的博弈。以至于每代天子在位时,能够追加的分藩不过屈指可数。

    相比之下,反而是开拓那些域外地区的入藩门槛,就要相对简单多了。能够于外夷林立的异疆外域中,征拓得一城既为城主(县令),征拓一地既为守臣(刺史、太守,将军、守捉、防御),乃至一举夺国内附。

    那就了不得了;无论是之前的城主还是守臣,都只能得到朝廷追受官职,并且以此为契机打开商道和航路,请求来自东土的后援和物产输入;直到安稳统治过二十年或是传到下一代时,才能申领朝廷的相应藩爵/世爵。

    但是如果有夺国献土内附的事迹,则只要维持过五到十年的局面;就可以直接申请朝廷派使前来册封藩爵/世爵了。当然了,这种事情也就是相当鳞毛凤角的个例。毕竟,外域征拓下来,哪有刚好足够弱的小国可夺。

    如果只是征服了一群不开化的土人酋头,而自命开国的话,那也只会成为沐猴而冠的笑料。毕竟,这种事情也许可以瞒得过国朝一时,但却瞒不住多年开发外域,并且已经站稳脚跟的那些唐藩和守臣的前辈们。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试图弄虚作假来欺瞒东土天朝的代价,同样也是极其严重的;严重到可以追及亲族子孙世系出身,读书科举出仕的资格;乃至举族远流边苦之地,配属军中驱使以为赎罪。

    然而就是在这件极为慎重之事上,却被这位萧家赘婿找到了一个漏洞和破绽,或者说是玩了一个擦边球式的花活。他以公主邑司令兼国爵的身份,私下发起了一次合力在外域拓土立国的众筹活动。

    并且为此从鸿胪寺、客省使和理藩院处,汇集了一份极其详尽的资料;作为论证就此讨平五方天竺某个小国的可能性和依据;又通过老相好说服了,当时即将临近退位之期的广明帝,私下发声阴为赞许之。

    因此,他又以众筹者出钱多寡为标准,许以相应成事之后的乡头、城主、刺史等等一系列官职和权位、利益;吸引到了当时京城上下,堪称天文数目的一笔财力。这如果是个庞氏骗局的话,这时也就该炸了。

    但是,他真的以这些众筹/入股之人的社会关系和人马,在南海之地采买器械粮草,置办舟船和物料,雇佣各族义从和招募各家子弟随从……。将这一件事情愣是整的声势浩大,而连南海公室都被惊动了。

    最后,又经过了一番不足为人道也的波折和是非;就在新君顺宁帝登基,并宣布大赦天下的第二个月,满载着近三万武装义从、商团及护卫、民夫、流囚和各族归化人的大型船团,就此远航向了五方天竺之地。

    然后一去就是数载,期间接连不断有真真假假的消息和见闻传回,其中不乏多次被土族伏击,或是战败全数覆灭,或是因为水土不服大多染病,导致行程失败的。然而身为欠下天文巨债的萧家赘婿却安然自若。

    反而因为各方投鼠忌器的相互牵制,除了无法离开京城之外,一直与妻女儿孙在一起过的很是滋润。结果,在一次正旦日大朝之后,终于有消息穿回来;前往五方天竺的,终于夺得一个名为尼波涅的小国。

    虽然是个位于恒河支流上游,只有十数城的山间小国,但也是传承了数百年光景,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所只言片语记述的存在。因此,朝野不免为之哗然,甚至召集了理藩院和客省使,进行朝议此事。

    虽然不乏有人指出,这明显有悖《周礼新义》和《泰兴大礼议》的内藩外属制度;属于投机取巧之举,有谋夺和破坏国朝例制的嫌疑。但是方方面面因此牵扯其中的利益太多,为之引经据典力争的人显然更多;

    其中甚至连上古的三代之治的传说,以及东西周春秋战国的例子;都被搬了出来作为各自的证明和论据。最后还是变相隐居贝内的睿真太皇太后,突然传话给顺宁帝后,才彻底结束了这场沸沸扬扬的争议。

    因此,这位萧家赘婿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国朝授予的藩爵/世爵——禹(愚)候;但是也失去了除了名头和例行藩贡之外,所有权柄和利益。因为,实际就藩得国的乃是广明帝的幼子,顺宁帝的庶弟宁平王李晨;

    而所在尼波涅国土内的大臣、将军、城主,乃至小邑头,都被各色出资的赞助之人所瓜分一空;萧氏能够得到的也就是从未上任,只能遥领的邦相空名。可以说一番努力的成果,几乎都为人做了嫁衣。

    最后睿真太皇太后,还是以此风既不可长,但国朝例制也不可动摇为由,给他的名下加了五百食邑,才不至于一无所得。但是他一个卖身为奴的流民出身,能够带领一个小姓之家,一跃成为国爵/世爵的双料候,也足以令世人经久称道了。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为了保全世系的双料爵位,他在晚年又安排了自己与萧氏女的儿子,迎娶了老情人的养女(私生女);就此完成了两头血脉的融合;也真正巩固了萧氏作为新藩在诸侯中的边缘地位。

    因此,当下禹藩萧氏名下的产业,其实同样也继承了先人的风格;就是一个形形色色多方背景构成的大杂烩。理论上只要交上一笔钱,就能挂名成为其最基本的下臣和藩士,然后享受一些擦边球式的便利。

    比如,藩士、藩臣入贡当主的时候,是有优先同行权和一定重量的减税,也不容易受到地方胥吏的滋扰。所以,禹藩萧氏哪怕没有寸土,也可以依靠这种历代特许和约定俗成的利益,而始终保持家门不堕。

    但是,也对于当下金吾街使和御史察院的追查;造成了相当的麻烦和困扰了。尤其是事后查点现场,发现对方有所断腕求生式,果断废弃一切的痕迹之后。想要获得更多的线索,甚至可以要远出京畿,乃至是关内道的事情了。

    而这其中又涉及到左右街使的管辖职分,以及来自御史三台的授权范围;以及此事酝酿发酵后,在上层当中的反馈和决策;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马上有所结果的。于是,得到了第三个权宜身份的江畋,终于可以回家好好睡一觉了。

    这一次回家的路上,就再没有什么意外;反而还多出来两名头戴折角璞,头身穿玄衫绯胯和半身乌皮甲,来自金吾左右翊中郎将府的防阖(门卫),同行左右。因此,基本没人不长眼的凑上来找事。

    然而,江畋在回到了清奇园内,并将他们安置在门厅处之后;却发现听流小筑内,已然有人呆着,不由警惕了起来。因为,无论是上门拜访的可达鸭,还是得到交代的管事老顾,都不会擅自闯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