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转战吕州

巴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最新章节!

    李达康听完这话,悬着的心又落回了原处。

    祁同伟和高育良的关系是明摆着的,去了吕州之后,肯定会被重用。

    而祁同伟很可能也会投桃报李,给高育良送上一个见面礼。

    所以,李达康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祁同伟把这些尚未落地的项目全部带去吕州,那样的话,自己就连汤都没得喝了。

    如今祁同伟表态,只带几家企业走,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那家格尔公司,提出的条件如此苛刻,走了也好,而剩下的三家企业,规模并不大,总投资只有七个亿,不影响大局。

    李达康虽然生性自私凉薄,爱惜羽毛,但做人的道理还是懂得。

    既然祁同伟如此仁至义尽,那他也不会背信弃义,否则传出去,坏了名声,以后就没人再愿意帮他做事了。

    “小祁,谢谢你能体谅我的苦衷,体谅林城的老百姓。

    这样吧,你在林城多待半个月,等下次召开常委会,帮你解决了正处待遇再走。”

    祁同伟心想,这样也好,反正是自己应得的。

    先升一级再去吕州,那样高育良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直接把自己放在正处岗位上,省的被人说闲话。

    便答应了下来:“那我就谢谢达康市长了。”

    一个礼拜后,林城市委召开了一次常委会,会上有一个关于祁同伟的提案。

    他的职务不变,依然是林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但后面加了个括号(正处级)。

    又过了一个礼拜,祁同伟被调到了吕州市,担任吕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在这件事情上,充分体现了上面有人的好处。

    正常的干部调动,各种手续流程走下来,快的需要一两个月,慢的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都有。

    而祁同伟只花了短短的一周时间,就搞定了。

    ……

    吕州位于汉东省南部,论地域面积,没有岩台和林城那么大,但经济上却遥遥领先,排名全省第三,而且比第二名只差了那么一点点,随时都可能赶超。

    吕州经济开发区的实力,自然也非同一般,它和林城开发区是同时成立的,也同样是正处级建制单位。

    但规模却要大上十倍不止,占地面积足有三万多亩,经济总产值更是超出了几十倍,排名全省开发区第五名。

    因此,现任吕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袁国华,还进入了市委常委,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

    如今,他让出了管委会主任的位置,继续担任党工委书记。

    高育良确实是个好老师,专门找到袁国华,让他把开发区的人事和财政大权,也一并交给祁同伟,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就好了,多参与参与市委的工作。

    袁国华知道高育良和祁同伟的师生关系,也听出高育良话里的玄机,自然干净利落的答应了。

    然后又多问了一句:“高书记,我听说祁主任的老婆王子衿,好像是刘省长的外甥女,不知是真是假?”

    高育良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是回道:“老袁,这件事情,我也略有耳闻,是不是真的,你可以自己去问祁同伟。”

    “我明白了,高书记。”

    祁同伟上任那天,更是风头出尽。

    通常情况下,正处级领导上任,市委组织部派个常务副部长去送就可以了。

    而祁同伟上任,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宏涛亲自相送的,已经显得比较隆重了。

    不仅如此,王宏涛离开后没多久,祁同伟正在和经开区的同志开见面会,吕州市委的00001号专车,又出现在了经开区管委会的大楼下。

    市委书记高育良亲自到访,并且和新主任谈笑风生,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仅凭这个上任仪式,就足以震慑经开区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奠定祁同伟在这里的绝对权威了。

    祁同伟也不是心里没数的人,高育良如此给自己挣面子,自己也应该拿出实打实的业绩,来回报高育良。

    他的见面礼便是四个工厂,十七亿投资的大项目。

    李达康自作聪明,以为赚了个大便宜,实际上,祁同伟只是把自己看不上的东西留给了他,却将最重要的四家企业全部攥在手里。

    除了格尔空调之外,另外三家企业分别为:

    b字头的手机电池加工厂,将来会转型为家喻户晓的超大型企业……

    c字头的手机零配件加工厂……

    h字头的电路板和集成电子制造厂……

    别看他们的总投资额只有十七亿,但要不了几年,创造的产值和税收,就会比留给林城的几十亿投资还要高。

    更重要的是,这三家企业是一个产业链,完全可以以他们为依托,继续引进相关企业,打造出一个手机生产基地和高科技园。

    叶飞的手机厂,自然也会进驻到这里。

    当然,这还只是计划,眼下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把他们引进来。

    吕州经开区和林城开发区相比,发展情况和自身条件有着天壤之别,不可能拿出同样的优惠政策。

    这意味着,祁同伟之前和他们说好的条件,全部都要作废。

    欠五年土地租金,基本没有可能。

    税收从一免一减半,变成五年全免,这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唯一可以操作的,恐怕就是贷款了。

    祁同伟决定再次前往汉南,和那些企业家老总推心置腹的聊一聊,争取能打动他们。

    见面之后,大家得知祁同伟突然调动了工作,对此也表示理解。

    但企业家最重视的是利润,如果不能开出令他们满意的条件,是不可能去吕州开发区建厂的。

    最终,祁同伟和这四家企业约定,由开发区出面,提供八点五个亿的低息贷款,做为换取他们建厂的交换条件。

    其中格尔公司独占四个亿,另外三家企业各占高一点五个亿。

    谈妥之后,祁同伟又赶紧乘飞机回到吕州,向高育良汇报。

    “同伟,这四家企业总投资只有十七个亿,我们就要提供八点五亿的低息贷款,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些。”

    高育良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显得非常谨慎。

    祁同伟回道:“高老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风浪越大,鱼越贵。

    正是因为这几家企业,能够给开发区和吕州市政府带来足够大的回报,我才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

    “你有多大的把握,七成,还是八成?”

    “没有七成八成的说法,我有绝对的信心,百分之百的把握。

    如果这几家企业到时候还不起贷款,我负全部责任。”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老师一定支持你,明天我们一起去见城市银行的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