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一品仵作最新章节!
神驹踏血如踏天霞,御马之人氅衣已去,大袖舒卷若万里祥云,气势浩荡,风华万古。
帝王归来,大军列道,文武相随。冬风卷过马蹄,血气乘风而起,贯了日月长空。
不到一日夜,朝中半数文武竟从午门至崇华门的宫道上走了两回。这一回,仍是踏血而行,却无人畏惧,文武列班,面色肃穆,犹如上朝。
只是今日今时,百官不以左相为首,御马行在群臣前方的乃是当今天子。
半日前,他说:“这一回还走午门,朕领着你们!”
而今,他行在前方,未宣护从,只身在崇华门处面对水师败军。
败军退无可退,仰头望着崇华门处的一人一马,目光难移。陛下胡闹的那些年里,江上年年大兴龙舟,水师年年奉旨护驾,却无人登过龙船见过龙颜,今日一睹,真当是一眼万古,风华永存。
只见圣上勒着马,意态散漫,仿佛全然不惧军中会从哪儿突然窜出一支冷箭将他射落马下,他扫视着军中,似检阅军容,竟慢慢悠悠地巡视了几个来回,而后才问道:“朕曾命水师军中一个传令兵传过旨意,此人现今何在?可还活着?”
皇帝腔调懒散,话音里含了内力,大殿飞檐下的玉铃儿都颤了几颤。
气氛默然,数万将士望着皇帝,皆以为听错了。
难道圣上方才不是在寻少都督和朝中叛臣?大军面前,头一句话,问的竟是军中一个区区的传令兵?
广场上一时间只闻玉铃儿响,半晌,汴州总兵徐锐打马上前,禀道:“启奏陛下,人找到了,在后面。”
“嗯?”步惜欢回望身后,见那传令兵被两个州兵从崇文门方向搀了过来,背上插着支箭。
这传令兵从何少楷箭下死里逃生之后,知道宫门关着,自己逃不出去,于是驰到崇文门附近时佯装慌不择路,打马一转,便驰进了宫巷深处。巷子里都是人,他怕被斩杀,便又佯装伤重,跌下马去,此后便一直趴在地上装死。因军心大乱,无人顾及他,这才捡了一条命。方才听见圣上问及自己,震惊之下动了动,被州军发现,便被搀过来见驾了。
步惜欢一见传令兵过来的方向,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当即笑道:“好小子,是个机灵的!你传旨有功,赐纹银千两,封水师突击校尉吧。”
“啊?”传令兵傻了眼,差点以为自己伤得重,一脚踏进了阎王殿,所以幻听了。
水师突击校尉,那是掌一营之冲锋舟的实职,江上剿匪也好,平乱也罢,时常是先出动冲锋舟警戒、刺探、搜索、追击,突击校尉虽然涉险多,但也最易立功,向来是军中争抢的职司!这职缺一贯是士族子弟的,就算是花银钱打点也得挤破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传了个旨,大难不死,会有这等后福!
“啊什么?不想领旨?”步惜欢笑问。
“想!想!”传令兵喜得忘了伤疼,急忙叩拜道,“末将领旨!谢陛下隆恩!”
“去吧,先叫他们扶你下去治伤,可别落下病根儿。”
“谢陛下!”
水师大军眼睁睁地看着传令兵被扶了下去,而后见步惜欢转过头来,又扫视了一眼人潮。
“朕听说有人恨朕亲信寒门?这是谁在冤枉朕?朕要的是人才,文治武功,忠义智勇,凡有才学、有胆识之循吏能将,不问出身,朕一概用之!朝廷用人之际,正是尔等建立功业的大好良机,可瞧瞧你们,有劲儿不往外敌身上使,反倒兴兵内伐!你们受人挑唆之时,可曾想过,赡军的粮饷俸禄是国库出的,不是襄国侯府的私库出的?国库的钱粮哪儿来的?百姓身上来的!如今岭南王与淮州叛党兴兵谋反,各地百姓眼看要受兵灾祸乱之苦,尔等不思保家卫国,反倒跟朕兵谏,瞧瞧你们这点儿出息!逞凶斗狠,匹夫行径,半点儿当兵的样子都没有。”就算是训斥,步惜欢的语气也跟闲话家常似的,“以后长点儿记性,记住了,你们不跟朕姓,也不姓何,你们是江南水师,守的是家国百姓。”
广场上依旧静悄悄的,水师大军望着崇华门前的天子,用近乎仰望的目光。许多人自参军起就以为水师姓何,因久无战事,军中操练散漫,狎妓赌博之风盛行,除了士族门路,少有人能凭军功混个一官半职,大家伙儿从军都权当混口饭吃。从来没有人在军中说过这番话,没有人告诉过他们,当兵该守什么。
“行了!”步惜欢摆了摆手,那倦态就仿佛是自家子弟意气用事胡闹了一场,训斥过了也就罢了。他瞥了眼太极殿,问道,“何氏党从可在殿内躲着?你们一个个的杵在这儿,可是要跟朕兵谏到底?”
“不!”大多数人还愣着的时候,军中有人高喊一声,“末将愿降!”
人潮闻声转头,只见那人是个伍长,正是那个在崇文门口被冤杀的陌长麾下的伍长。
“末将也愿降!”
“末将也愿!”
几个伍长什长接连跪下,接着便是那一陌的百来个兵。
人潮好似塌了个洞,渐渐的,这洞越塌越大,数万大军没一会儿就都跪了下来。
“末将愿降!”万军山呼,声势震天,回荡不绝。
步惜欢身后,群臣面露激越之色,虽然直到此时众人也没闹明白圣上昨夜为何不在宫中,而在废陵,也不明白何少楷突然兵谏,江北水师的章都督怎么就能反应那么快,不但以少胜多,还斩了冯老将军!但眼下形势逆转却是事实,哪怕平定岭南和淮州之乱仍然迫在眉睫,但只要江南水师归心,陆上有汴关两州大军,江上有江南江北两路水师,四路大军同心协力,朝廷就有与叛军一战之力!圣上英明善谋,兵谏之险都能化解,岭南和淮州之乱未必不能平之!
群臣激动不已,却在此时,只听嗖的一声!
箭从太极殿中射来,趁着人潮跪降,山呼震天之时,射过万军头顶,直向步惜欢的心口而去!
“陛下小心!”李朝荣和徐锐离御驾不远,急忙拔剑飞挑!
剑气未至,步惜欢在马背上抬了抬手,华袖一荡,离崇华门最近的将士竟没觉出风来,只见冷箭擦过步惜欢的袖口,竟似鸿毛掠过月河天池,明波一送,暗箭当空一折,从万军头顶又射了回去!
噗!
大殿窗后溅开血花,飞血染了宫窗,窗纸上却未添新洞——那箭竟原路射回大殿,未偏分毫!
殿前不知何时静了下来,徐锐点兵围向太极殿,水师让出路来,竟无一人阻拦。州军围住太极殿,徐锐亲率精兵攻入殿中,少顷,身受箭伤的何少楷被押了出来,以御史大夫严令轩和殿阁大学士秋儒茂为首的党从也被押出,一干人等还没走过广场腿就软了,待到了御前,已是跪都跪不稳了。
何少楷伤在肩膀,离心脉只偏半寸,虽未被一箭射死,但这箭射回时内力雄厚,竟穿肩而过,生生地在他左肩上穿出个血洞!此刻他被押跪在地,血汩汩地冒着,脸色已然青白。
步惜欢慢声道:“爱卿啊,朕记得前几日刚跟你说过,男儿志在报国是好事,可也得分时候,你想建功立业,日后有的是机会,怎么就急成这样?你蛊惑军心,纵兵谋逆,方才又欲刺驾,而今被擒,还有何话讲?”
日晕刺眼,何少楷吃力地仰着头,像是跪在尘埃里,连龙颜都看不清。年少相识,他一贯看不惯皇帝的散漫,仿佛天塌了也乾坤在握,天下间无一事配让他惊惧。城府、心性,祖父总拿这些训诫于他,哪怕圣上尚未建势之时,连与何家联姻的筹码都没有,祖父仍然认为他不及圣上。今日一败涂地,他真想放声大笑!
“成王败寇,有何话讲?臣到了黄泉路上,会记得看着陛下的,看陛下能得意到几时,看宫门被岭南和淮州大军攻破之日,陛下还能不能再像今日这般风光!”何少楷目光如豺,扫了眼身后的水师,讥讽道,“何家三代戍江,我自幼被他们奉为少都督,今日他们都能背叛我,陛下以为他们降了,能有多忠君?不过是怕死罢了!臣就等着看岭南王破城那日,陛下也尝尝被人阵前背叛的滋味儿!”
水师将士闻言纷纷低头,说无愧意,那是假的,可少都督要兵谏,他们军令也领了,皇宫也闯了,赔了不少兄弟的性命,最后事败被围。州军的兵力两倍于水师,前后有角弓强弩相逼,不降难道要活活被射杀在殿前吗?谁不惜命?谁家没有妻儿老小?
可少都督恨他们临阵投降,这一番话说给了圣上听,圣上日后必疑江南水师,将士们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羞愧,愤恨,担忧……
水师将士低着头,人各心中有杆秤,只是没有人吭声。
这时,忽听圣上笑了一声,气定神闲地道:“看来爱卿败得并不心服,君臣一场,朕就再教教你。爱卿口口声声地说叛军破城,可朕似乎从来就没说过大患未平啊。”
“……”什么?!
何少楷仰着头,严、秋等党从也猛然之间仰起头来,就连王瑞、黄渊等文武也都望向步惜欢,谁也听不明白皇帝此话何意。
什么叫从未说过大患未平?
难道还能平了不成?
步惜欢没有明示,而是瞥了严令轩等人一眼,说道:“卿等不是要请朕上朝吗?那朕就如卿等之愿,叫你们再上一回朝!”
上朝?
严令轩等人尚未反应过来,就听大内太监总管范通的唱报声已然传来。
“上朝——”老太监的声音尖利肃杀,在隆冬正午时分像一把剔骨之刀,听得人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这是南兴史上时辰最晚的一次早朝,也是气氛最为肃杀的一次早朝。
皇帝坐在御座之上,文武列班分立金殿两旁,一干叛臣由大内禁卫押在殿中,殿外跪着水师败军,宫门宫墙四周由汴州军奉旨戒严,角弓强弩列阵待发。
金銮殿内,皇帝斜倚在御座里,眼眸似开半阖,淡声道:“念!”
话音落下,太监捧折入殿,奏折极厚,皆是奏事专用的白折。
范通取来一本,满朝文武不论站着的还是跪着的,皆不约而同地盯住范通手上的那本折子,心中猜度,屏息细听。
范通扬声念道:“臣淮州刺史刘振跪奏,为淮州叛臣作乱一事,仰祈圣鉴:今日辰时,淮阳文武遵奉懿旨州衙候驾,听候问政。衙内宫毯为道,凤屏为帘,凡州臣所奏之筑固江堤、重建村镇、两仓亏空、银粮紧缺等赈灾要情,皇后皆无一言一策。别驾曲肃怒责南巡无用,延误州政,接驾之耗,劳民伤财,责皇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凤驾震怒,叛臣趁机作乱,挟持污辱皇后,逼取文印兵符,私放江洋大盗,血洗刺史府,以家眷之名节性命逼降州臣。叛臣为淮州都督许仲堂、长史吴庄、录事王英、把总刘大勇……降臣为……”
范通念着名单,文武百官听在耳中,诧异在心。
这折子里言道的皇后应当是何氏,且不提淮州别驾曲肃究竟有多大的胆子敢怒责凤驾,只说这本奏折。淮州不是落入了叛党手中吗?刺史刘大人的奏折怎么会到了宫里?
啪!
百官正诧异,只听范通念罢,啪的一声合上,接着又取来一本,念!
“臣淮南道总兵邱安跪奏,为皇后平叛一事,仰祈圣鉴:今日皇后替子于州衙问政,淮州叛党倾巢而出,挟持替子,谋夺淮州,事皆如圣上所料。臣交出兵符,隐忍而待,终将叛臣尽数网罗,得其名单,幸不辱命!然为逼降州臣,叛臣私放江洋大盗,血洗刺史府,羞辱妇人,抛杀孩童,行径卑劣,令人发指。淮州刺史刘振大人忠正不阿,誓死不降,叛党欲辱其妻女杀其幼子,刘大人之妻周氏贞烈,欲以死以保名节,臣心不忍,正待平叛,不料凤驾忽至州衙!皇后仅率神甲侍卫八名,救刘大人妻女庶子,斩江阳帮代帮主曹敬义,审淮州都督许仲堂!现已查明,北燕帝欲谋江南,命岭南王勾结南图大皇子,策反林党余孽,欲先挟持替子谋夺淮州,再杀替子嫁祸朝廷,激反江南水师,置陛下于险地,可谓用心险恶!皇后察知此险,命臣接管刺史府,赐臣便宜行事之权,命臣不可使一人迈出州衙,不可使一封密信传出,不可使城中乱党察觉起事之情有变,意在瞒天过海,借机肃清朝中奸佞。目前,臣已奉懿旨点人混入灾民之中,监察城中情形,叛党仍然以为事成,淮州文武聚于一堂同寝同食,无敢擅离……”
“……”什么?
折子还没念完,百官已按捺不住,连声抽气!
什么叫“事皆如圣上所料”、“幸不辱命”?难不成,南巡的真意在于以凤驾为饵,引淮州叛党倾巢而出,一网打尽?淮州的叛乱与其说如圣上所料,不如说是淮州叛党落入了圣上撒好的网里?
什么叫“凤驾忽至州衙”、“皇后率神甲侍卫八名”?南巡用的是替子,那皇后不应该在宫中吗?怎么会突然到了淮州,侍从又怎会是神甲侍卫?神甲军不是领命护送巫瑾回国了吗?
什么叫“意在瞒天过海”、“肃清朝中奸佞”?莫非是淮州之叛明明已平,皇后却故意封锁风声,瞒住朝中,让朝中以为淮州沦陷,帝位有危,好借机肃清朝堂?
这岂不是说,淮州之乱和宫变是帝后联手撒下的一张大网?
怪不得太极殿中只有圣上的衣冠,原来太极殿是个饵,而禁宫御苑是只大瓮,江南水师及朝廷反臣被一起瓮中捉了鳖!
怪不得水师兵谏事发突然,章都督竟能那么快就率人混上战船斩了冯老将军,原来圣上对宫变早有防备!
回想前几日,圣上连夜召见近臣之举,只怕是一场做给百官看的戏码而已!
王瑞、黄渊等人禁不住后怕,他们之所以未降,有人是出于忠君报国之心,有人是与圣上利益与共,有人两者皆有,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他们无不庆幸自己未降,不然此刻他们就会与严、秋等人一样被押在禁卫刀下了。
此时,严令轩等人早就面如霜色,抖似风中残叶了。
唯有何少楷摇着头,脑中有个念头疯狂地在喊:淮州之乱已平?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皇后应在神甲军中,护送巫瑾回国事关南兴江山,她怎有胆量抛下一切折返淮州?这是谎言!必是圣上安定朝局之计!
然而,范通没有给他质疑的机会,他手里的折子还没念完。
“……皇后夜审叛臣,查明叛臣与岭南联络的信道两条。岭南王唆使曹敬义伙同林党谋劫赈灾粮,曹敬义事败被俘之后,与其联络的信道已被废用。然,皇后命许仲堂书密信一封,谎称事成,禀知岭南,询问后事;命臣寻人递送书信,跟踪埋伏,拦截所有非我方传出之密信;命臣派人盯住废道,如有密信传出,依样行事!臣斗胆猜测,皇后欲图岭南,故加急奏事,叩请圣夺。臣淮南道总兵邱安跪封,嘉康初年十二月初二。”
啪!
念罢,不管百官的神情是何等的精彩绝伦,范通面无表情地又取来一本折子,接着念!
“臣淮州别驾曲肃跪奏,为皇后问政一事,仰祈圣鉴:淮州水灾发于八月,退于十月,多数灾民已返回原籍,但被水冲淹的四百一十二村尚待重建,城中尚余灾民三万,赈灾粮仅够三月之用。臣愧对圣上,愧对百姓,因林党私取两仓钱粮赡军,又私贩仓粮,致使两仓亏空,臣为补亏空、为防富户囤积居奇抬高米价,故出低价收购富户存粮之下策,致使商户损失,从而在重建村镇一事上盘剥仓司,致重建之事迁延日久,灾民无家可归,赈灾粮消耗日重,钱粮告急,治灾紧迫!”
“州僚商议之对策有二,一策主张以灾民为先,用重典震慑商户,日后再思安抚之策。一策主张效法高祖及仁宗时期的劝粜之制,劝有力之家无偿赈济灾民,给予爵赏。此二策各有利弊,一恐伤及漕运赋税,一恐州政难以监管,皆积弊深远。此二策各有附议者,争执难下,本应上书朝中恭请圣裁,因奏折来去颇需时日,皇后恰至淮州问政,臣遂斗胆先请凤裁。”
“皇后曰,朝廷救灾之策单一,蠲免、赈给、赈粜三策皆有依赖储粮之弊,应加行赈贷新策。皇后曰,以财投长曰贷,所谓赈贷,即大灾之年,官府可借粮种于非重灾户,收取息粮,待民度过艰厄,大丰之年还粟于仓。且朝廷可与民以契约之,准民分期还粟。例如,民借粟一斗,三年还清,年需还粟五升;五年还清,年需还粟四升;十年还清,年需还粟三升。看似契约越久,年还之粟越少,实则契约越久,所还之总粮越多。纵观古今,凡赋税之策,无不日久累民,然分期之策却无此弊,民还粟之年越久,负累越轻,而朝廷所得之总粮越多,可谓利国利民!臣以为,此策可救民而不伤民,可补仓而又富仓,假以时日,两仓必丰,战时亦有余力赈军,可谓万全之策,利在粮仓,功在社稷!臣盼朝廷早议此策,跪请以淮州为试!”
老太监向来板着死人脸,然而念着这本折子,腔调里竟听出几分激越来。
金銮殿上尖声回荡,百官如遭大浪击身,已不知惊为何物。
然而这折子长得很,还没念完。
“重建村镇一事,皇后以为无需决断,只需等着,看谁会反。此前刺史大人曾上书朝中,林党与绿林草莽及漕商勾结私挪私贩两仓储粮,奏请朝廷严查,后因治灾,严查之务便搁置至今。皇后以为,不法漕商若知叛党事成,必定追随,故而只需静待,谁反拿谁,查抄之银可从正经商户之处足价买料雇工,既不伤无辜商户,又可重建村镇,还可将不法漕商一网打尽,一举三得!”
“皇后问政淮州,赐赈贷之策,解建村之困,收民心之失,除不法漕商。淮州何其有幸,臣等心悦诚服,祈盼朝中肃清奸党,建久安之势,成吾皇长治之业。臣淮州别驾曲肃跪封,嘉康初年十二月初二。”
啪!
折子合上,范通手边竟然还有两本。
“臣神甲军大将军越慈跪奏,为何氏行刺凤驾一事,仰祈圣鉴:皇后忽至淮州,何氏见驾惊慌,经审,南图大皇子得一女幕僚,江南人士,身份不明,游说何氏自荐为替子,伺机被擒,以图后位。何氏蠢钝,信以为真,落入叛党彀中,险酿祸国殃民之灾。皇后平淮州之叛,欲清朝中奸党,何氏图谋落空,遂行刺驾之举,现已被拿下,严加看禁,恭请圣裁!臣神甲军大将军越慈跪封,嘉康初年十二月初二。”
百官齐刷刷地看向何少楷,目光如刀!
水师兵围朝臣府邸时,递来的信里可不是这么说的!信里说何氏因痴情圣上而甘愿替皇后冒险,半个字都没提受人游说、图谋后位之事由!
啪!
范通合上折子,取来最后一本。
“属臣南图国巫瑾请皇上圣躬万安,臣奉旨回国,归途危机四伏,幸赖皇后亲率神甲军随行,设法引蛇出洞,查明臣之大皇兄勾结岭南王,欲以水蛊攻破神甲军。臣得此先机,早设防备,于淮州大莽山中溃敌,神甲军斩岭南军一万精锐,俘淮州叛将两人、岭南将领一人、幕僚一人及擅使水蛊的图鄂神使端木虺。皇后因察知淮州有变,提前折返,现应已至淮州,臣在州界祈盼凤驾万安归来,祈盼皇上肃清奸佞,帝业永祚。”
所有折子念罢,金殿之内暗潮汹涌!
至此,所有的疑问都闹清楚了,但百官心头之惊却难以消解半分。
皇后竟亲率神甲军护送瑾王回国,并折返淮州平叛,不仅意图肃清朝堂,还想图谋岭南?这都是多大的事?!帝后竟然瞒着百官!当然,如若此前朝议护送巫瑾回国之事,群臣必定反对,毕竟皇后身份尊贵,岂能屈尊降贵去当护卫的差?且自古就没有哪个女子入了宫还能随意出宫的,更何况是位主中宫,远涉属国。当今皇后提点刑狱就已足够蔑视纲常了,折中所奏之事随意挑出哪一件来都足以称得上是女子当中的千古第一人了。
圣上也不遑多让,久经朝堂风雨历练出来的城府和魄力,使之用起机谋来不声不响,算之深远,动若雷霆,真可谓是谋略大家!
如此帝后,岂能不叫忠臣折服、佞臣胆寒?
相比起百官的惶然,陈有良、韩其初等近臣则面色无波。其实南巡之计,帝后并非算无遗漏,南图大皇子府里那位神秘的女谋士竟然料到皇后会前往南图,此事算是意料之外,所以皇后此行已然暴露,这也是圣上不忌讳将此事公之于众的原因。
步惜欢瞧着百官的神色,目光乏淡,冷不丁地开了金口,问道:“何爱卿啊,何家毁在你们兄妹手里,你祖父醒来之后,朕该怎么跟他说呢?”
何少楷已跪不稳,血与虚汗湿了军袍,似被人刚从水里捞上来一般,半死不活。听罢这些折子,他已无癫狂之态,只是无声地笑了笑,讥讽道:“陛下何必假惺惺?你本来就忌惮何家,怕何家拥兵自重,成为第二个元家!臣兵谏不过是遂了陛下之愿,陛下龙心大悦着,又何必惺惺作态?”
“江南水师是朝廷之师,何家儿郎是领兵之将,三代戍江,而今把持兵权,视江南水师为何家私军,这难道不是拥兵自重?你年轻气盛,激进妄为,自朕亲政起,屡屡刺探朕的底限,叫朕如何能不忌惮何家?”步惜欢托着腮,言辞坦荡,却也犀利,“但若说朕怕何家成为第二个元家,朕还真不怕。就凭你?离元修差远了!”
此话如同掌掴,而且打在实处。
远的不提,只说此番岭南用兵、淮州叛乱和水师兵谏,看似桩桩是大事,可究其背后也不过是二帝关于江山的一次博弈。论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何少楷离二帝差得远,他若有北燕帝元修一半的机谋胆略,就不会冒然兵谏。
“何家拥兵自重,但有迎驾渡江之功,朕刚亲政,求贤若渴,没打算担那过河拆桥的骂名,为除何家而失天下贤士。朕忌惮何家,只需徐徐图之,待你祖父百年之后,水师兵权收归朝廷之时,你自袭你的侯爵,朕亦会指你个美差,何家子孙自有朝廷养着!可你偏偏要兵谏自绝,叫朕如何赦你!”步惜欢斥道。
那句离元修差远了之言,本叫何少楷倍觉羞辱,听罢后话,他又笑了,“陛下此话听来可真如施舍一般,朝廷养着何家子孙,也不过是给个虚职,纵有爵位可袭,也只是个闲散侯爵,难道臣看着何家日渐没落,荣华不再,也只能谢恩吗?”
步惜欢闻言,好生看了何少楷一会儿,问道:“莫非爱卿还想着何家荣华万代不成?”
何少楷反唇相讥,“难道陛下就不想帝业永祚,千秋万代?”
“此事是朕想就能成的?朕若想步家帝业永祚,千秋万代,不仅朕得勤政爱民,朕的皇子皇孙,乃至子子孙孙都得是个明君!出一个不肖子孙都恐怕都会奸党当道,民怨四起,各地揭竿,改朝换代。帝王之家,坐拥四海,尚且难求千秋,你何氏一族不过是手握水师之权,难道还想握他个千秋万代不成?!”自兵谏事发至今,步惜欢一直气定神闲,此刻却忽然龙颜大怒,随手掷了本折子下去,宫纸哗啦啦的响,似刀光晃过,寒彻入骨。
百官急忙屏息垂首,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朕是君,你是臣,你可以罗列朕专宠皇后、纵其干政、宠信寒门、独听近臣之罪,你可以杀城门守将,屠北门戍军,围朝臣府邸,闯皇家禁宫,行兵谏之举!朕却不能忌惮你何家拥兵自重,不能收回水师兵权?你骂朕‘置三纲五常于不顾,置天下耻笑于不闻,士族臣谏无路,忠将救国无门!’朕倒想问问你,你是忠将吗?三纲之首,君为臣纲,你守过吗?三纲之二,父为子纲,你祖父那日刚领了布防的旨意,回府就病重不起,这是怎么一回事,你当朕还不知情?要朕宣那府医和丫鬟到金銮殿上与你御前对质吗?”
啊?
群臣俱惊,睃了眼皇帝,又看向何少楷,见他目光闪躲,似有慌态。
莫非……
“传!”步惜欢道。
“传——襄国侯府府医与大丫鬟兰香觐见——”范通的声音传出大殿,殿外的司门太监、司阶太监依次唱报,旨意传出金殿、广场,经重重宫门,一直传到了午门外。
午门外,襄国侯府的府医和丫鬟兰香已跪候圣旨多时了。
汴州军一进城就围了襄国侯府,进府拿下了府医,大军攻着宫门的时候,府医就在军中面圣过了,并供出了丫鬟兰香。之后,两人被押在午门外,此时已跪了近两个时辰了。
禁卫奉旨提人时,两人已跪得双腿没了知觉,禁卫叉起人来就走,两人的腿脚拖在青砖上,待过了重重宫门,鞋面儿已然磨破,脚趾血肉模糊,在地上拖着四行血痕,触目惊心。
两人身份卑微,进不得金銮殿,便被押在殿阶之下,跪在水师大军前方,面朝金殿,叩禀己罪。
府医道:“启禀圣上,自从……自从小姐走后,小人就受少都督指使,减了老都督日常服用的汤药用量,致老都督近半月来忧思不宁。前两日,少都督……少都督又命小人下重药,老都督身子虚弱经受不住,吐血昏迷!药方藏在小人的药箱底层暗格里,月前所得之银两拿去置了一座新宅,前两日所得的赏银交给小人之妻保管了。小人全是受了少都督的威逼利诱,求陛下开恩!”
丫鬟道:“启禀陛下,少都督命奴婢处置药渣,奴婢将药渣埋在了后花园东湖石旁的树下。奴婢不敢谋害老都督,都是少都督命奴婢煎的药!陛下饶了奴婢性命吧!”
两人此前已在军中招供过了,此时不过是再招一遍,很快就将事由说明白了,只是有伤在身,惊惶不已,口齿不甚清晰。太监从旁听着,听一句传一句,传入金銮殿上,传进水师军中,百官色变,大军哗然!
朝中皆知何少楷之所以能登船领兵,是几位老将进宫面圣,齐荐作保玉成的,这几位老将只怕是不知实情!而论情分,水师将何少楷奉为少都督,皆因他是老都督的亲孙。军中以为圣上欺老都督年迈病重,打压少都督,背弃孙小姐,这才哗变!可到头来,这一夜冒死兵谏,竟是遭人蒙骗?
“少都督!府中下人所言可是实情?您谋害老都督,欺瞒将士们?”一个将领不顾御前失仪之罪,起身朝金銮殿中高声喊道。
过了半晌,金銮殿里传来何少楷癫狂的话音,“圣上害我!圣上害我!”
“朕害你?”步惜欢冷笑一声,“就凭你昨夜干的那些事儿,朕就能诛你九族!还需宣侯府的两个下人进宫来害你?”
何少楷大笑,神态癫狂,好似已经失心疯了。
步惜欢眸光凉薄,波澜不兴,淡淡地道:“朝廷设江南水师都督一职,却从未设过少都督一职,二十万将士捧着你,把你捧得都不知自己的斤两了!朕乃一国之君,择贤任能乃天子之责,水师将士可以捧着你,只管把你捧高兴了,朕却不能不考虑以你的心性能耐,朕把江防重务交给你,你能守几天!汴江之防实为国防,乃朝廷第一紧要之务,如若砸在你手里,朕岂不有任人偏失之大过?朕准你袭爵,赐你闲差,你说你怕何家日渐没落,你怎知何家日后不会出几个好儿郎,文能治世,武能安邦?你怎知后世子孙就无光宗耀祖的能耐?说到底,是朕不准你领兵,你这少都督当不成都督,心有不平,怕人耻笑,便把一切因由都推说成是朕忌惮你们何家罢了。”
此话犹如棍棒,鞭笞在身,何少楷笑声渐止,仿佛醒了几分心智。
“你当真想过后世子孙?朕瞧你成天想着的不过是自己的那点儿脸面。朕赐你闲差,你瞧不上,今日之后就算你想让朝廷养着,朝廷都不能养你了。”步惜欢看着何少楷,叹了一声,终是道,“江南水师军侯何少楷谋害将帅,煽动兵变,屠杀戍军,闯宫行刺,罪当凌迟,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然朕念及襄国侯有助朕渡江之功,怜其年迈丧亲之痛,故免其孙极刑之苦,判斩立决;禁襄国侯于侯府,一应用度遵照爵制,不得苛减;何氏九族流放黔西,永入奴籍,纵逢恩赦,不得量移。”
殿上禁卫闻旨,叉起何少楷就往殿外去,何少楷竟无挣扎狂态,只是仰头望着御阶之上。凌迟之刑改判斩,株连九族改流放,满门抄斩赦一人。他原本想为祖父求得一命,但求这个字眼,他终究没能说得出口,可那人还是赦了祖父……他望着那御座上的九五之尊,没有哭笑怒骂,没有毒咒叫屈,他一败涂地,唯有报之以沉默,任凭禁卫将他拖出了金銮殿。
丫鬟兰香哭丧似的,将士们缓缓地让出路来,一条幽长的路,两旁仿佛耸立着黑山,冬风如刀,唯见一线青天,日高云白。
今日天儿不错,可惜见不着来年春至了。
金銮殿上,人虽已去,血痕尚留。
“严爱卿。”步惜欢的话音淡如止水,听在严令轩等老臣耳中却如春雷。
“老臣在!”严令轩猛地打了个颤,花白的胡须触在宫砖上,乱如荒草。
“卿等那日死谏,说过什么来着?朕没宣你们,没听见,今儿忽然想听,准卿等奏来!”
“这……老臣、老臣……”严令轩口齿结巴,几个老臣纷纷抬袖抹汗。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还是长本事了,抗旨拒奏?”皇帝的语气听来未怒,但任谁都听得出来,那句长本事了,指的是太极殿前请君上朝之事。
若是承认年纪大了,皇帝下一句怕不得是告老归田。若是抗旨拒奏,那便是杀头之罪!更别提还有今晨太极殿前的事了。
这话不好接,怎么接都是错,严令轩挣扎半晌,索性把眼一闭,把心一横,说道:“老臣说,皇后既已被叛党所擒,理应自裁以保名节,不可使自己成为叛党要挟朝廷的筹码!”
一帮老臣大惊,没想到阶下罪臣,性命难保,严老大人竟还敢言!
但皇帝闻言似乎未怒,只问道:“那爱卿告诉朕,皇后可被叛党所擒?可成了叛党要挟朝廷的筹码?可还需自裁?”
严令轩道:“陛下,老臣不知皇后娘娘已平淮州之叛,那日全然是因忠君忧国,才有此谏!”
“哦?这可就稀奇了。”步惜欢反倒笑了声,“爱卿一贯迂腐,听罢那些奏报,难道不该是向朕弹劾皇后护送巫瑾回国乃屈尊降贵、有辱国体之举,州衙问政有牝鸡司晨之嫌,隐瞒平叛捷报有肃清异己之心吗?”
一帮老臣颤了颤,无不眼神飘忽。
严令轩头抵宫砖,仿佛豁出去了,“启奏陛下,若依纲常,的确如此。”
“那依纲常,爱卿说说,南图诸皇子夺位之战一触即发,谁即君位,关乎国家安危,巫瑾回国凶险重重,朝中谁能替朕解忧,把巫瑾给朕安全护送回国,排除万难助他登基?淮州大灾,谁能为朕出一富仓之策,既利国又不伤民,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谁能看出赈灾三策之弊,解重建村镇之困,收商户民心之失,除不法漕商之害?朝中有谁能当此任,爱卿荐来给朕听听!”
“呃,这……”
莫说严令轩荐不出来,满朝文武,无人能荐出一人。
淮州八月大灾,至今朝议过数次,不是无人提过富仓之策,可提来提去,都是些旧法子,无非是出减税之政,增赋税名目,明减暗涨。不是无人道破过赈灾三策之弊,只是苦无两全之策。那赈贷及分期还粟之策可真真是新策,破除旧法,另辟新径!不论皇后涉险前往南图、瞒报平叛捷报之举能叫朝中不喜皇后的老臣揪出多少错来,只此一策,无错可挑!
严令轩心知肚明,只能强辩,“老臣以为,我泱泱大国,能人贤才辈出,未必无人能为陛下分忧……”
“嗯,这话朕倒是信。”步惜欢气定神闲地点了点头,却忽然话锋一转,从宫人手上捞来那本赈灾的奏事折子就掷了下去,摔在一干老臣面前,风平地而起,刮得人须发乱摇,“但你们告诉朕,朕上哪儿找能人贤才去?朕要取仕改革,你们一个个这也不可那也不可,动不动就跟朕提祖制、提旧例,改革之事举步维艰!现在朝廷要用人了,你们跟朕说泱泱大国,能人贤才辈出!能人贤才何在,朕是找不见,朕只知现在拿着朝廷俸禄的人是你们,你们却不能为朝廷分忧,朕要你们何用?!”
一帮老臣伏了伏身子,开始哭了起来。
严令轩嚅了嚅嘴皮子,接不上话了。
“你们以为朕愿让皇后出宫涉险?朕曾问皇后,何时才能长相厮守,皇后说,国泰民安时。”步惜欢长叹一声,眉宇间痛色深沉,“朕与皇后心系社稷,而你们不为社稷分忧,反倒处处为朕添忧,默守陈规,迂腐不化,见天儿的在朝堂上奏着那些于社稷无用的陈词滥调,朕看你们是真的老了,再不去朝,换一批新血上来,朝廷就该从里头儿开始烂了!”
百官闻言心头咯噔一声,这才惊觉皇帝肃清朝堂,其目的竟是为了清出一些职缺,好为取仕改革新纳的人才铺路!
帝王心术惊了百官,金殿之上又生暗涌。
这时,步惜欢拂袖道:“你们不是常将纲常祖制挂在嘴边吗?朕今日就成全你们!你们那日在宫外跟朕死谏,今晨又在太极殿外跟朕兵谏,朕就全你们一个忠臣之名!革御史大夫严令轩及其党从官职,除其乌纱朝服,偏殿赐死!”
“啊?陛下!”一帮老臣纷纷仰头,惊慌痛哭。
严令轩呼道:“陛下!老臣真的是忠君忧国啊!”
“朕不疑爱卿,但死谏是卿等自个儿说的,信义不可失,朕也是无可奈何,更遑论兵谏乃大逆之举。”步惜欢目光凉薄,说罢拂了拂衣袖。
禁卫上前,摘冠去袍,叉起人来就走!
宫人随行,已去备白绫毒酒了。
“陛下!陛下……”一群老臣被拖出大殿,哭声渐远。
殿内一下子又空出一大片地方来,唯剩秋儒茂几人还跪着。
“陛、陛下……”秋儒茂战战兢兢,声如蚊蝇。
步惜欢道:“秋爱卿,朕跟你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此前八府之事,朕已在太极殿中警示过你了,今日黄爱卿、王爱卿皆未叫朕失望,独独你让朕失望了。你称左相、傅爱卿和韩爱卿皆是祸国奸臣,朕实在不知你狎妓好色,德行有亏,怎么有脸弹劾别人。禁卫!”
禁卫闻令上前!
“殿阁大学士秋儒茂狎妓成癖,德行有亏,污蔑忠良,大逆不道,革其及党从乌纱朝服,推出午门斩首示众,流放三族,永不录用!”
“遵旨!”禁卫领旨而动!
秋儒茂等人疾呼饶命,却被禁卫不由分说的拖出金殿,下了殿阶,行过广场,一路往午门去了。
金殿之上,反臣尽去,众臣这才跪了下来,齐声道:“陛下英明,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金殿之外,万军山呼。
群臣跪伏在殿中,瞥见地上躺着的两本折子,想起方才所奏之事里,皇后有谋岭南的打算,此事大险,理当急议。但见皇帝眉宇间似有倦色,于是谁也没敢立即吭声。
这时,却听步惜欢道:“查抄襄国侯府,所没之银用于抚恤阵亡的将士。襄国侯之孙女何氏勾结外邦,叛国谋逆,行刺皇后,传旨淮州,即刻将其押送回都!”
------题外话------
我是个数字废,之前青青提赈贷之策的时候,举的例子数字不大对,改了一下,不在意这些的小伙伴们就不用回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