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夫带着批判的眼光……

蜀三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我在聊斋写小说最新章节!

    几天后,三年一试的会试又一次拉开帷幕。

    下午时分,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齐齐涌到贡院外候着,等候验明正身入场。

    入场后先适应一下环境,考试将于明日一早才算正式开始。

    会试所考的内容与乡试差不多,只是竞争更加激烈,毕竟有资格参与会试的都是中了举的,哪一个都不是庸才。

    当然,极个别走关系作弊的例外。

    时间上也比乡试长了许多,便于让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发挥自身水平。

    考试分为三场,每场三天。

    第一场主要考四书五经经义,第二场考论、诏、诰、表、判语,第三场考策论。

    考试类目对于一众举子来说并不陌生,毕竟都经历过乡试的洗礼。

    不过,这一次得更加用心应试,容不得小小失误,毕竟这将会是一场惨烈的竞争。

    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一堂,其中不乏佼佼者。

    与试者两千多人,录取者二百到三百不等。也就是说,录取率差不多就是十分之一,平均十个人就要淘汰九个,可想而知,想要晋升进士有多难。

    一旦高中进士,大多都有机会做官。

    就算一时半会排不上号,做不了官,也能领取朝廷俸禄,享受不少特殊待遇……总之,比起举人风光多了。

    这次会试,倍受关注的莫过于去年乡试各省夺得解元与亚元名次的考生。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些高中解元与亚元者最终夺魁的机率相对较高。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本来默默无闻的考生一鸣惊人,最终金榜题名的情况。

    而这一次会试,顾鸣无疑是受最多人关注的一个,没有之一。

    虽说同期也有好几个出类拔萃的举子,比如与顾鸣并列解元的吕蒙,那可是有着才子之乡美誉的姑苏府杀出重围的翘楚。

    还有来自关中的知名才子乔永晋,据说此人三岁便能作诗,五岁便作对难倒不少秀才,十一岁考中秀才……在关中一带,素有神童之称。

    来自岭南的解元汪浩,头上同样顶着不少光环……

    但,不管有多少神童,多少光环,顾鸣仅凭一个“钦点”二字,便足以傲视群雄。

    且不说一众学子,只说京城中便有不少文武百官暗中关注。

    当然,他们各怀的什么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一个受皇上器重的人,一旦高中状元,其前程更是一片坦荡。

    入翰林院那是板上钉钉。

    不出意外的话,最终必然会进入内阁。

    内阁可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除皇上之外,堪称当朝最高权力机构,三司、六部皆在其监管与辖治之下。

    因此,顾鸣的动向才会受到一众大臣的关注。

    ……

    时辰一到,四个主考官与二十余同考官鱼贯入场。

    会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与同考官大多来自内阁与翰林院,毕竟这是科举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朝廷自然会无比重视。

    一众考生则依次排着队接受检查。

    除了验明正身之外,还要搜查是否夹带了私货……任何书籍、字条之类都是禁止带入考场的,以防有人作弊。

    科考作弊自古有之。

    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比如以前有人将小抄藏在馒头、蜡烛之类的道具中带进考场。

    后来,为了最大限度杜绝这类现象,便禁止考生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东西进场。

    包括毛笔也不许带,毕竟笔管中也能藏东西。届时,这些相关的道具皆会统一发放。

    不过会试的检查要宽松的多。

    毕竟参与会试的都是举人,多少得给点面子。

    而且,到了会试这种级别的考试,就算侥幸带了一点小抄进去作用也不大。

    很多类目是需要考生临场发挥的。

    当然,顾鸣想要夹带私货的话就简单了,随身包裹了解一下?

    不过他也不需要临场作弊……准确地说,他的脑海里便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四书五经早已熟读于胸,诗词更不在话下。

    唯一需要费点神的就是第三场的策论。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毕竟朝廷选拔的是未来的官员,仅有文采是不够的,还得有过人的治邦理念。

    策论,正是考验一个人的理念是否对朝廷有利,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

    其实这方面对顾鸣来说,也不算多大个事……毕竟,他是穿越者,不敢说熟读历史,但一些基本的治国治邦利弊还是知晓的。

    关键就是如何揉合到一起,并且还得适应当朝的形势,理念也不能太过超前,太超前了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简而言之,得把握当政者的心理。

    入了考场,顾鸣顺利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京城贡院的号舍是按照千字文编列的,顾鸣的号舍也是巧,与他的名字相同:鸣字号。

    这倒不是刻意安排的,完全就是一种巧合。

    等到所有考生入场并进入各自的号舍之后,原则上不能再随意离开号舍。

    京城的贡院在每排号舍尽头皆设计了茅厕,如果考生内急,可将“恭”牌挂到外面,意思是要出恭。

    经考官允许之后方才能够离开号舍去茅厕,而且不许关门……其实,根本就没有门,方便考官监视考生是否假借出恭之机作弊。

    相比乡试之时在号舍解决吃喝拉撒,这已经算人性化很多了。

    总之,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对于一众考生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折磨。

    饭不敢多吃,水不敢多喝,以尽量减少去茅厕的机率……堂堂男儿,也终于能够体会到女人那几天烦燥不安的心情了。

    好在,顾鸣完全不用担心这些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当夜,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注定是不眠之夜。

    毕竟这将是人生的一次巨大转折点,鸭梨山大……

    煎熬中,天边泛起鱼肚白。

    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场主考四书五经与经义。

    这就需要考生熟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几本科考相关的典籍。

    当然,仅读死书是没用的。

    考题除了考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之外,还需要考生赋诗,以及经义。

    所谓经义,也就是以经书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者阐明其义理,相当于议论文。

    在顾鸣的前世,经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文体,即被后世无数人所诟病的八股文。

    好在,当朝对于经义之考除了有字数限制之外,并没有其它特定的要求,可供发挥的余地很大。

    由此也能看出,当朝远比顾鸣前世的明、清两代开明的多。

    当然,要不是有着这样的氛围,顾鸣所写的红楼梦、西厢记恐怕早就404了。

    第一天,顾鸣没有动笔。

    其实,第一天很少有考生动笔。

    毕竟大多考生都没有休息好,需要调整一下心态、精神,好好咀嚼一下考题。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胸有成竹,方才能够下笔如神。

    第一场考试的题目虽多,一般为三道四书题,四道经义题,五言八韵诗一首,合计八题。

    不过,字数要求并不多,除诗以外,一般每题大约就是两百至五六百字之间。

    正应了一句古话:浓缩的才是精华。

    真要是有了成熟的构思,两三个时辰足以完成所有考题。

    而考试时间为三天,所以有足够的时间供考生去思考与斟酌。

    当然,一道题也可以多写几篇,最终挑出最满意的一篇工工整整誊写下来。

    ……

    “不知那江南考生顾鸣此次会试会否又引起什么异象?”

    “这个不好说……”

    四个主考官闲着无事,不由的聚到一起议论起来。

    “老夫感觉上次或许只是一个巧合,正好是天显异象,不一定是因此子而起。”

    “唉,要说此子所作的诗词的确令老夫叹服,可惜……”

    “可惜什么?丘大人为何不说了?”

    “可惜却不务正业,写了几本乱七八糟的书,偏偏还有不少朝中大臣追捧,边宫里的娘娘也……”

    “丘大人此言差矣!其实本官倒是觉得顾解元为当今文坛开创了一股清流,绘声绘色,雅俗共赏,令人拍案叫绝……”

    “呵呵,冯大人,你怕是枉读了多年的圣贤书,你当老夫没看过他的书是不?

    当然,老夫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的……

    通篇固然有一些可取之处,但也不能掩饰其糟粕。

    皇恩浩荡,皇上念其才华,破例钦点其为解元。结果,此子却不思报效,逐利为本。

    堂堂解元非得学那些个落魄书生,去写什么民间白话本。

    这也就罢了,偏生还写的庸俗,简直有辱斯文……”

    “丘大人,据本官所知,皇上也夸赞过顾生的书,你这么一说,难不成是在质疑皇上的眼光?”

    “你……”

    “行了,二位大人不要吵了。这可是会试考场,要让考生听到二位大人争吵,岂不沦为笑谈?”

    “对对对,考场重地,我等不宜议论考生的事……”

    经过另外两个主考官的劝和,一场小小风波终于暂时平息下来。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

    动了一天脑的一众考生简单吃了点东西,纷纷躺在小小的号舍里沉沉睡去。

    顾鸣却趁着这个机会开始动笔……

    当然,他并没有做题,而是在完成系统日常任务。

    哪怕在会试中,也不能放弃每日经验。

    特别是在经历了王府事件之后,顾鸣更是意识到实力与地位的重要。

    小王爷之所以那般嚣张,还不就是因为顾鸣目前在京城没有什么根基。

    假如点选了翰林,那小子还敢那般明目张胆?

    归根结底,无论身处何地,都必须得有令人忌惮的实力或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