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朕真是皇帝最新章节!
晋阳的官吏得知苏仙准备将白波军俘虏的家眷安置在京陵、中都、邬县、界休,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苏仙怎么处置白波军,他们管不着,不过前提条件是不能够损害他们的利益。
对于苏仙收编白波军,晋阳的官吏都是乐见其成。
如果能够收编白波军,晋阳和太原其他各县就再不用担心遭到白波军的劫掠,这种好事,谁会反对?
虽然白波军之前曾经攻打过晋阳城,可是总不能因为这个而反对收编白波军;且不说晋阳的官吏都要仰仗卢植,就算他们反对,也未必有用;决定权又不在他们手里,根本就不是他们说了算。
苏仙借口俘虏人太多,从晋阳城拉出五六百人马前去接收俘虏。
他想以太原为根据地,治所晋阳自然要换上自己的人马才踏实。
晋阳的官吏无意争夺晋阳的主导权,不是他们不想争这个权力,而是没法争。
无论声望,还是实力,都没有办法与卢植为主的朝廷人马抗衡。
他们并不知道事实上是以苏仙为主,卢植只是摆在台面上的人。
看到苏仙如此的年轻,又称呼卢植为恩师,晋阳的人自然而然地以为苏仙是受卢植的派遣前去剿贼。
再怎么说,晋阳官吏都是朝廷的人,听从尚书卢植的调度统帅,都顺理成章。
近几年来,朝廷对并州的掌控越来越无力,对白波军、黑山军、匈奴、乌桓都放任自流,不然的话,局势也不会变得如此混乱。
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上万的白波军俘虏被押送到了晋阳城外。
徐晃率二千人马一路向北紧追不舍,无数来不及逃跑的白波军,不是被斩杀,就是投降,成为俘虏。
竟是一路追到了阳曲,顺便将狼孟、盂县、阳曲三地一举拿下,最终只有一万余白波军顺利地渡过虖沱河逃走,另外还有近万人马四散逃脱。
徐晃不是不想继续追,而是部下人困马乏,又有众多的白波军俘虏需要处置,只能作罢。
他留下三百人马暂时驻守在阳曲城,以免逃走的白波军去而复返来劫掠阳曲,然后率军押送白波军俘虏回晋阳。
初步统计,白波军此次死伤二千余,大多是死于攻城、践踏以及被就地斩杀,被俘虏的人约二万余,说是伤亡过半也毫不为过。
以数千人,追赶着四五万白波军打,看起来十分夸张,事实上却很合情合理。
就比如说,曹操在兖州击破黄巾军俘获降卒三十余万,男女人口达到百余万,这可比苏仙、徐晃他们难得多了。
更不用说,乌合之众的白波军远没有黄巾军久经战阵精悍善战,两者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这场胜利,固然可观,不过跟曹操击破黄巾军比起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苏仙他们能取得大胜,徐晃所率领的二千人马自然是居功至伟,卢植、徐庶虚张声势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从上党过来的二千人马,以及侯六带领的数百人马也是功不可没。
话说回来,晋阳的守军也起了作用,至少抵挡了白波军的进攻。
“公明啊,整编白波军俘虏和军屯,就全都交给你了。”
苏仙见到徐晃率军将最后一批白波军俘虏押到晋阳城,满怀期待的道:“这两万余俘虏,对我来说,是笔财富;不仅可以训练出三四千精锐,而且将来还可以带来丰富的粮食和收入。”
并州本来就地广人稀,只要肯耕种,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粮食;更难得的是,由于并州是边陲地区,常年遭到异族的袭扰进犯,再加上与匈奴、乌桓、羌族一起杂居,因此民风彪悍,战斗力远比其他地方的军队强大。
徐晃点点头道:“请公子尽管放心!”
他在河东是一个毫不干起眼的小吏,想不到一到太原,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人。
这不只是得到了重用,更重要的是让徐晃有了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他先是帮忙训练军队,随后更是统率着数千主力人马,可见苏仙对他的依重。
苏仙对当前的形势还是比较满意的,有徐晃负责治军,徐庶负责理政和安民,卢植负责坐镇和运筹,平定太原郡已然指日可待。
卢植、徐庶、徐晃都是少有的人才,任何一个都可以坐镇一方,更不用说是三个人治理一个太原郡?
苏仙从晋阳拿出一些粮食分发给上党过来的二千人马,许诺向朝廷举荐他们,这才将他们打发离开。
侯六这次表现得不错,苏仙决定让他继续做徐晃副将,一起整编白波军俘虏,实行军屯。
侯六原本是白波军中的一个小头目,虽然有一点名声,可是终究是一个贼寇,远没有现在称心如意。
不仅手下的人马多了,而且身份地位高了,他如今是朝廷副将,不管走到哪,别人都对他高看一眼,这是以前侯六不敢想像的。
别说侯六,就是梁山泊的首领宋江,还不是选择招安,无非就是名分的问题。
苏仙作为一个现代人,认为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这也是他想方设法尽量抓白波军俘虏的原因。
而对于人口最重要的是充足的粮食,有了足够的粮食,在这乱世之中有的是人前来投靠。
可惜的是,太原郡不像冀州那样有着大量的粮食储备,足够当地的军队吃用几年的时间。
没有储备,苏仙只能选择未雨绸缪,尽可能早作准备。
不止是为了将来争霸天下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救人,现在多储备一些粮食,将来就可以多救些人。
顺利地入主太原以后,苏仙将粮食问题提高到跟军队相同位置,要求徐晃一边整编军队,一边军屯,同时让徐庶发动各县百姓积极垦荒种粮,不遗余力的鼓励耕织生产。
这段时间,尽管白波军对太原各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可是在苏仙、卢植、徐晃、徐庶等人的努力之下,总算是迅速地稳定下来,开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