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情小说网 www.mqxs.cc,最快更新灵幻律师最新章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众将归位,只差一人。
当门外再次响起了脚步声…
这脚步声没有先前项羽和冉闵的脚步那么厚重,那么附近有节奏感。
有些脚步声,只要侧耳一听,就觉得与众不同。哪怕是在人群之中,似乎也能轻易地分辨。
中土的传统武术理论中有一种说法,力从地起。
若要发挥最大的劲力,这股力量犹如从脚底下陡然而生,顺着双腿传导至发劲的终点。
所以,武艺高强者,往往下盘极稳,进而走路的姿势和声音也与常人不同。
看似脚步轻盈,可能发出的声响却是沉闷的。说不定在那些泥土之路走过,武艺高强者往往脚印更深更清晰。
当看到电视中体育节目里,田径运动员走路是不是总有一种特殊的共同的姿态和节奏,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他们虽然不练下盘的武,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练小盘的功。
这个门外传来逐渐靠近的脚步,我倒并没有感觉到特别之处。当然,这个特别是相对前面两位而言的。若与普通人相比,还是厚实稳重的。
当脚步声越来越近,书房中居然出现奇异的一幕。
常遇春、项羽、冉闵三大将星居然不约而同地先后站立了起来,而且是毕恭毕敬的姿态。
三个人旗杆般笔挺得站立着,纷纷面孔朝向门外,忽然让人有种接受检阅的感觉。
除此之外,似乎就连包大人也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关注起门外之人。
大家都这么奇怪?我赶紧转头看看坐在我身边的钟馗的反应。
钟馗倒是前后没有太多的差异,只不过我总觉得他放肆的络腮胡怎么好像愈发放肆了,就连紧闭的双眼也有微微睁开的架势。
此时如果要配以背景音乐,乔帮主出场的“当达浪党当党”?似乎不适合。大家只是恭敬,我没发觉他们有恐惧害怕的意思。
思来想去,似乎没有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匹配,反倒是可以配上一句浑厚的旁白“此时书房内鸦雀无声,众人均注视着门外之人的出现。”
忽然,一条腿迈了进来,黑裤白袍。
来人没有表情,不过不怒自威,一身类似素缟的白袍,长相端正,留有短须。他的双眼细细长长,嘴唇唇线明显。
他是有特点的。特点就在于脑袋顶上那个标志性的,有些倾斜的发髻。
我是一个历史剧迷。曾经在当年还称之为司法考试的备考期间,追剧《大秦帝国:裂变》,每每到凌晨三四点,极为痴迷。
这模样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秦始皇陵里那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坑中一个个威严肃穆的秦俑。
常遇春、项羽、冉闵三人生前也算是桀骜不驯的“魔头”。这三个团级干部都如此恭顺,再结合来人的相貌,我脑中即刻就出现了一个名字——阴兵第二师长白起。
和这位杀神相比,前三位手中流过的鲜血,无非是小江小河,和白起的滔滔大江绝对不在一个等级。
战国末期,当年的生产力,坑杀一个诸侯国四十万丁壮。这什么概念?相当于把当时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所有适龄男性全部杀光。当然这个适龄不仅仅包括男青年,中年,中老年,少年都在此列。毕竟当时的举国战争光凭借青年是根本不够的。
这个数据放在当今,怎么说也得翻十倍吧。
项羽那种坑杀统一秦朝的兵卒,先别说这数目在当时秦朝人口的占比,光论人数和白起的刀下亡魂来说,也是小巫见大巫。
谁是大包围大歼灭战的鼻祖?白起之前没有,之后也是将近两千年之后了。
这四位第二师的将领,如果论杀人的级别,可以分为三等。
常遇春和项羽是第三等。他们的杀人纯属是仇恨,或者说是性格中的弑杀导致的。为了杀人而杀人,当然也可能是在杀人中为了获得快感。这些杀伐的行为,即便他们最终不算是反面人物,但多少也是一个污点,这辈子洗不清了。何况杀完人,毫无悔意,可以说确实冷血。
第二等,冉闵。冉闵的杀人也是出于仇恨,但多少也是迫于当时形势,为了延续种群,为了生存。这样的杀人有那么一丝政治目的,不算是为了杀人而杀人。
第一等,就是白起了。白起为什么要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为的就是一鼓作气拿下赵国,灭国。可惜,范雎妒忌其功劳,给昭襄王进了谗言,让白起错失了一鼓作气拿下赵国的战略意图。
为什么我不认为白起是残暴的,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因为他杀人完全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并且他有悔意。
长平之战后,昭襄王没有听从白起建议直取邯郸。当事后再次围攻邯郸之时,久攻不下又想起了白起。可白起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最后触怒秦王,且在他人助攻之下最后身死。
白起是什么逻辑?当年视赵兵为草芥,为了就是一举灭赵。可是,秦王居然放弃了。那就等同于白起这血债白白背负了。如果不是为了灭国,又何必让赵国多了那么多的寡妇。
事后再攻击邯郸,时机已过,难道为了灭国再添杀戮?
白起难道不知道违抗秦王命令的下场?这可是刑罚森严的秦国,这可是最有威严的秦王。
这有没有赎罪的意思?不知道。但至少是不想再造杀孽。
民间传说,白起下界之时,全体阴司官员恭候迎接。
还是鬼看得比人通透。战争最大的破坏力不是烈度,而是时间。结束战争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一击毙命。
手段虽然残忍,可一战四十万和之后几十年的持续伤亡,无论丁壮还是老弱妇孺,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哪个更为残忍?
想不通这个问题的大有人在。有些人就是因为想不通这个道理,才会害怕反抗的巨大伤亡,而选择宁愿放弃所有的尊严为奴为隶,还美其名曰曲线救国。
有些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仁慈是无耻且更残忍的。
中土先烈为何不计伤亡也要在建国之初,一片瓦砾之上勇斗十七国?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不是不知人命可贵,为的是更多的人可以活下来。